新老币抗跌性大不一样 建议低位收全套

2013-05-15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责编小卢阅读:

摘要:近期,大妈“抢金潮”席卷中华大地,但“抢金”范围并不涉及金银币市场。

“出土文物”系列金银币(二组)

    近期,大妈“抢金潮”席卷中华大地,但“抢金”范围并不涉及金银币市场。

    记者走访发现,近期广东一手、二手市场上,金银币价格再次大幅下跌、成交并不红火;5月之后,回暖迹象亦不明显;青铜器2组金银币即将到货广州,去年上市的青铜器1组金银币依然在低位徘徊;“老币”与“新币”的抗跌性也大相径庭。业内人士认为,低位徘徊期间,众多老币、新币多有抄底机会,建议成套收藏。

    市场:

    老币未跌 新币跌22%

    对于“中华文物”这个着名主题,本次金价暴跌中,老币与新币,表现截然不同。其中,1990~1995年期间先后发行的“老币”“出土文物”系列金银币,无论是小规格金银币,还是大规格银币、金币,价格并无明显下跌。2012年初,钱币市场全面进入萧条期,至今1年半时间里,“出土文物”系列金银币的下跌幅度也很小,比如出土文物2组的金币套装,萧条期累计下跌的幅度也不过6%。

    与之对比鲜明的是,去年6~7月才在广州上市的“新币”青铜器1组金银币,价格下跌不可不谓“惨烈”,经历了三次大跌:上市1个月机构出货后,即大幅度下跌;2013年2月春节过后,礼品金涌入市场,再次大跌;4月中旬遭遇国际金价暴跌,该套钱币再次跟随下跌。

    综合来看,5类青铜器1组产品中,四类跌破了当初的发行价格,其中的青铜器1组金银纪念币,距离市场最高价的跌幅高达22%,离始发价的跌幅也达到了12%;1组5盎司银币目前的广州二手市场报价只有6800元,距离最高价下跌了20%。

    而且,“新币”还有更多的萎靡表现。钱币市场上,“新币”上市前,与之同系列、主题关联的钱币一般都会出现短线爆发性增长行情,比如去年的京剧脸谱金银币,上市之前两个月,与之关联的京剧艺术金银币包括“贵妃醉酒”、“大闹天宫”等,价格增长幅度超过了10%。而“青铜器2组”金银币下周末即将到货广州,“1组青铜器”却依然萎靡不振,毫无企稳回暖迹象,在近年市场中极少出现。

    分析:除了发行量 “主题”的重要性在增强

    那么,同属于中华文物主题,“老币”与“新币”的抗跌性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记者再次走访了暴跌之后的广州金银币市场,意外地发现,与商场、黄金投资的抢金潮有别,广州金银币市场的交易并没有大幅度增长,盲目抄底、入货的现象并不普遍。在此背景下,多数产品依然在低位徘徊,发行量依然是决定金银币价值的最重要因素,“物以稀为贵”,收藏市场历来如此。

    “老币”发行量非常之低,比如说出土文物系列金币2组,共有4枚四分之一盎司金币,当年上市的发行量只有500套,远低于“老精稀”的标准3000套。与之对比鲜明,2012年上市的“青铜器1组”金银币的发行量高达5万套,刚好是前者的100倍,如此泾渭分明的量化差异,是导致抗跌性大相径庭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广东粤宝的钱币投资分析师王超宇分析数据后认为,近两年萧条走势中,“主题”因素的重要性逐步增强,较好的主题一般伴随着较高的工艺设计、较受重视的纪念价值,为此,其“抗跌性”较强,价格甚至能逆市增长。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京剧系列金银币,京剧艺术在中国文化节备受追捧,以此为主题的金银币也受到了很多资深藏友的追捧;无论是“京剧脸谱”还是“京剧艺术”,其设计都十分艺术化,图案繁复细腻,工艺精美,色彩绚丽(属于彩色金银币系列),因此,在萧条市场中的抗跌性非常强。

    与之相比,正如本报记者多次报道过的现象:一些主题没有那么出色的金银币抗跌性极弱、价格只跌不升。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是2013年初上市的“北斗卫星”主题金银币,论发行量,在2012~2013年金银币中属于较少的等级,稀缺性并不差;而论其性价比之高,为历年来少见,高至50%~70%,就是说,5000元的金银币中,黄金白银材料的总价值就接近3500元。然而,由于“北斗卫星”相关事件远不如中国航母、神舟飞船升空事件那么脍炙人口,发行之初,就少有藏家问津,价格一跌再跌,70%的高“料价比”也是在不断下跌的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的。

    更有资深藏家指出,“北斗”系列金银币的工艺、设计令人大失所望,金币表面的卫星构图简单、毫无美感,缺乏收藏品的价值。

    理财建议:低位收全套 或有意外升值收获

    如此低位徘徊的局面,金银币是否值得投资?多数业内人士认为,低位振荡反而更有抄底机会。记者从广州二级市场纵原邮币卡市场了解到:春节过后,虽然整体成交量不算大,但来淘金的资深投资者却明显增多,除了要淘“老精稀”钱币,“料价比”较高、主题较好的新币也是淘金的重点,他们认为,“低位徘徊”时期,还是有很多逢低买入的机会。

    对于“淘金”,资深收藏爱好者、广东公正拍卖行的谭练认为:较好的主题,建议成套购买,或有意外增值收获。1~3组所有“出土文物”10年之间的增值幅度超过15倍,“出土文物”大全套当年的累计发行价格不过8万元,但2011年金价冲高时,该套产品的拍卖市场价格高至180万元,至今的价格依然在160万元以上的位置。因此,是否能全套收藏,意义十分重大。

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搜索

 硬币  价格  旧版人民币  人民币  荧光  冠号  硬币价格  长城币  9910  补号  纪念钞  纪念币  错币  纸币  902  第四套  龙钞  第五套  分币  鉴别  一角  802  品相  暗记  第三套  水印  1953  腰带  8002  揭秘  硬分币  评级  绿幽灵  第三  一分  1980  801  8050  991  901


© 2008-2013 Powered By airmb.com 人民币收藏-爱藏网 联系本站 官方微博:(新浪)@收藏人民币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20589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