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金成色的形成原理
2012-06-05来源: 作者:airmb_cang阅读:次
摘要:黄金的成色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即原矿的品位、提炼技术水平和用途改造。金是稀有金属,所以价值较高,自然界中金的含量很低,一般每吨矿石含金3克就算有开采价值了,人们把开采到的金矿砂称为生金,分为砂金和矿金。矿金来源于石英脉金矿和有色金属伴生矿,常见的金矿物有20余种,一般与铜、银、铁、硒等金属元素化合伴生黄铁矿、黄铜矿,以及方铅矿;砂金来自于含金石英脉等矿石,经长期风化、瓦解而成碎石和金粒,再经过河川冲刷和沉积,当具有开采价值时便形成了砂金矿床。在古代,我国采用氰化法和混汞法选矿后,用火法冶炼的砂金
黄金的成色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即原矿的品位、提炼技术水平和用途改造。金是稀有金属,所以价值较高,自然界中金的含量很低,一般每吨矿石含金3·克就算有开采价值了,人们把开采到的金矿砂称为生金,分为砂金和矿金。矿金来源于石英脉金矿和有色金属伴生矿,常见的金矿物有20余种,一般与铜、银、铁、硒等金属元素化合伴生黄铁矿、黄铜矿,以及方铅矿;砂金来自于含金石英脉等矿石,经长期风化、瓦解而成碎石和金粒,再经过河川冲刷和沉积,当具有开采价值时便形成了砂金矿床。在古代,我国采用氰化法和混汞法选矿后,用火法冶炼的砂金和黄金含金量可达85一95%,而一般以矿金为原料的含金量可达60一80%。直到近代氯化精炼法、电解精炼法传入我国后,金品位可达到99.5一99.6%。
金的延伸性好,但硬度很低,制造纯金饰品容易变型,这就使金匠在较高品位的黄金中掺加其它金属以增加其硬度,当然也就出现了为牟利而对黄金掺假造伪的行为,我国伪造金银币的行为和使用黄金的活动相伴随,大约在西汉就已经有了禁止铸假黄金的法令。黄金伪品从皇宫到民间都可见到,唐太宗就曾让方士成弼用“大还丹”点化成数万千黄金,宋真宗也曾召方士王捷在宫中炼铁作金,这些貌似黄金的物品,其实都是合金制品或在表面镀金。用两三种金属熔融合成的合金和用药点化的金子在《宝藏论》中列举了十一种。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