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的61-2被炒得喧嚣尘上?更不难明白,虽然发行量数以亿计的76-2,被新币收藏者追逐不休,虽然评级币不过千元的76-1,成为全品拥有者引以自豪的陈列品。再细心思索,会发现,如果深究的话,1981年以前的每一枚全品分币,都可谓有来头,又说道的纪念品。在坐的读者们,绝大多数是50后、60后、70后。玩
纸币的人,将带有生日编号的纸币价值看高一线。而作为硬币玩家,我们几乎垂手可得诸位出生年份的硬币,除非您恰恰是1954年前出生的,或者1965年至1970年出生的。
从国内看,1955年至1981年发行的硬分币,是唯一可以作为纪念币之用的流通硬币,可以作为期间新中国大事记的有力注脚。从国际上看,国际硬币收藏家们,恰恰如同集邮者一样,以观察中国、关注中国的眼光,逐年默默地收藏着中国工业的成长史。从人文的角度看,195?—198?是诸多参与硬币收藏者出生年份的代表符号,若您是一位1957年出生的资深硬币玩家,在手中拥有83年2角、79-81年套币等等高级藏品之后,如果没有一枚全新锃亮的57-1您不遗憾么?如果您是一位1976年出生的中青年硬币投资爱好者,在成箱成埵的投资了86-5、87-2等等炒品之后,想想自己连一枚全品的76-1都没见过,您不觉得自己很粗俗,穷的就剩钱了么?从集藏的角度讲,集邮的人,就算不属猴,也得咬着牙买一方猴票,要不然不算个集邮者,集纸币的人就算再拮据,也得尽可能的拥有一枚车工或者8050,要不然就不算是这行里的人。硬币也是一样,集纪念币的,得有卷光建行,集流通币的得有卷光长城,甚至83-2角。
集藏分币的各位同僚,您总要给自己玩的这个游戏的基本境界找个定位,比如拥有1枚57-1或者61-2、若干76-1,整卷75-1、79-1、79-2等等。最近流行开发硬分币礼品,已有二泉、work等先生,开发了N种系列。早些时候,我认为是硬分币做大市场的不二出路,现在看来,倒也未必。有人开发礼品固然是好事,但是产品化,通常是一个门类在相对繁荣之后的锦上添花之作。一个数以百亿计的大门类,要是仅仅靠民间的产品化推动发展,那么不客气的说,估计得等到下个世纪才能为世人所认知。这些先驱,更像是中国早期革命的带头人,李大钊、马骏等同志,经历风风雨雨,最终开创出辉煌的事业之时,他们只能在丛中笑。这不是开发硬分币产品者的理想,这恰恰是他们的悲哀。
我们应该换个思路,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点是在毛泽东同志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之后,首先确定只有农民群众是我们最该争取的对象,其次阐明枪杆子底下出政权的硬道理。我们与其用数以十万甚至百万计的资金,耗费在86-5、87-2这样的大路货上,再加之均匀分布火力,制作长达N年的礼品,在盲目的囤积炒作预期落空之后,以低端产品的配套销售为唯一的获利通道,这等于是,没有国民革命军的围攻,自己把自己逼到长征两万五的绝境上了。我们眼中的市场,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市场,有人抱怨参与硬币的人才区区几百人,其实真的是眼界狭小。远的不说,就一尘网,可以说10多万会员,都是准投资者。我们把市场做火了,各个年代的硬分币都有透明的成交量价,人与人之间不再用什么“老朋友,再次合作”之类的问候,更不必由于有过交往就互相毫无价值的顶贴,这些行为,让一只眼还轻轻漂着硬分币市场的邮、币、卡资深玩家们看来,简直就是在做击鼓传花的游戏。这种行为越多,标志着,这个市场圈子越小。设想,如果硬币专栏的所有人,都互相认识,甚至熟识,那是多么可怕的局面。磁卡,搞过无数次现场峰会、论坛,搞一次就大跌一回。最后,非得弄成老干部联谊会那样的惨淡不可。硬币专栏,现在正在学习别人失败的轨迹。再这样下去,可以肯定的说,必然是多杀多,然后一地鸡毛。当前,我们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是拥有一定量的分币玩家,急于求成的浮躁的共同心态。经历3-4月份的深幅调整,邮票很快的恢复了元气,而封片、磁卡显然是洗了一批该死的,剩下一批没死的等着再被洗,永远的恶性循环。这是为什么?很简单,他们总是盯着专栏内的所谓买家,吆喝的都是傻子都懒得再学一遍的大陆话。什么看涨,什么上车,什么文物,什么等着爆发,什么黎明前,这些在神马都是浮云的年代,说出来,只能让人觉得你们浮躁、愚蠢、无知。咱们就不能像2005年玩纸币的人们那样,(豹子号、狮子号、生日号,古币水印、五星水印)等等着力于推陈出新么?咱们就不能像2008年以来玩儿邮票的人那样,开发出,色标、厂铭10珍之类的集藏新玩儿法么?收藏这个游戏。最忌讳的是搞大全套,小全套,归根结底是圈套。JT74-82,从1991年算起,20年,才上涨10倍,是包括日用品在内的所有消费品中,上涨幅度最小的。因为它的涨幅,是所有200多种邮票、型张的加权平均值。三版、四版大全套也是开发出来,蒙骗场外集币者的把戏,同样是最近5年升值幅度最小的纸币投资组合。这个道理,就像你把沪深两市的股票各买1手一样。无论你持有多少年,你的收益一定是最小的,损失一定是最大的。这些不用抬杠,这是一个小学数学老师用一节课就能给讲明白的问题。
开发硬分币礼品,不能搞逐年全套,更不能搞全套扩大化。搞这种开发的结果是:除非开发者定期溢价正回购,否则购买者,无论任何时候关注他的这笔投资,都会觉得比预期回报率差距很大。而且,对市场构成的最大伤害是,投资者购买时,是10枚一起买的,他若想10枚一起转让,绝对没有市场。这就像,你从开发商手里买的成套住宅,如果这个开发商同样的户型,有1000万套,计划连续开发100年。那么,你买完了这套房子,也就是自住,或者出租了。你想溢价转让给谁呢?同样价格,新买家肯定从开发商处购买,你比开发商此后的售价略低出售,在他去化不到20%的时候,是绝对不可能的。而这还仅仅是说一个开发商没有把某个城市的土地都包圆的前提下。如果像,把82-91年2分的存量新币都包圆了,然后开发成礼品,那么对于购买者而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