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套人民币发行的轶事

2012-05-02来源: 作者:Airmb_cang阅读:

摘要:1987年6月,第四套人民币问世了。这标志着中国已经能够自己独立研制、生产,钞券用固定人像水印纸张。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技术标志。首次全面使用固定人像水印技术用于大规模钞券生产。这说明,中国已经真正成为钞券设计、制版、生产的经济大国。要知道,中国经济运行中现金的流通规模是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   细心的读者也许会依据历史隐秘的痕迹,嗅出些第四套人民币发行中的些许轶闻趣事。如果记忆能力较强,应该不难回忆起1987年6月,新中国第一枚50元钞券以其崭新的面目映入了人们的眼帘,并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经济生活

  1987年6月,“第四套人民币”问世了。这标志着中国已经能够自己独立研制、生产,钞券用固定人像水印纸张。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技术标志。首次全面使用固定人像水印技术用于大规模钞券生产。这说明,中国已经真正成为钞券设计、制版、生产的经济大国。要知道,中国经济运行中现金的流通规模是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

  细心的读者也许会依据历史隐秘的痕迹,嗅出些“第四套人民币”发行中的些许轶闻趣事。如果记忆能力较强,应该不难回忆起1987年6月,新中国第一枚50元钞券以其崭新的面目映入了人们的眼帘,并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经济生活中去。这张米黄偏绿色的钞券当时特别引人注目。

  作为新一套人民币钞券,它的发行在全国举足轻重。到底是10元、50元、100元三个品种一起同时发行流通,还是逐个品种依次发行?如果是逐个品种依次发行,那么应该先发行哪个品种?为什么“第四套人民币”首发的品种不是10元和100元面额的钞券,而是50元面额的钞券?这些历史问题,应该让读者有个了解,从中看出中央的决策和经济方面的考虑。

  众所周知“第三套人民币”最大面额是10元,到了“第四套人民币”最大面额要成为100元,并且还增发了50元面额的钞券,从原来最高10元到50元、100元,这种品种之间的变化是令人震撼的。难怪在当初讨论“第四套人民币”钞券品种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特别慎重,意见不一致。首先让我们来看看90年代初人民的收入水平。因为80年代的收入水平更低。笔者90年代初的基本工资为124元/月,而80年代末大约只有90元/月左右,由于企业效益相当可以,这在当时是比较高的工资水平,比这工资低的群众多得很,这就是当时的生活水平现状。这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增加发行高额钞券人民币意见不一致的思想基础。设想一下每人月平均工资不足100元的水平,在流通了高额钞券之后,应该都拿不到一张100元面额钞券,充其量只有一张50元面额钞券再附上两张10元钞券。无形之中对群众的思想是个很大的冲击,并且很容易会产生这种牢骚:辛辛苦苦一个月,还拿不到一张(100元)。因此,增加高面额钞券确实会产生某些负面效果。但是,从宏观经济的发展来看,最高为10元的钞券确实又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运行,增发高额钞券还是势在必行,是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经济行为。

  从以上社会经济、思想基础出发,最终,国家行政当局还是委托中国人民银行率先发行了50元钞券。通过首发50元钞券,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一、50元钞券相对100元面额,对群众思想认识上的“冲击”力度要小得多,缓和得多,容易为广大群众逐步接受。从而为群众心理上的调节起到缓冲作用。

  二、通过50元面额钞券的发放,对新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新的印刷防伪技术有个市场反馈,可以改进下一步其他面额钞券的发行,尤其是对100元钞券的发行及流通寿命,钞券的各项物理指标,均可以把握一定的数据,加以进一步提高和改良。

  三、50元钞券的发行,可以缓和1989年社会通货膨胀引起的一系列反响,也可缓和原“第三套人民币”10元券的流通生产压力,生产一张50元钞券,就相当于5张10元面额的钞券,从人民银行保发行,维护社会稳定来讲是有较大益处的,钞券的生产效率可以提高几倍。

  四、群众在使用50元钞券过程中,尝试到了大额钞券交易的便利、快捷,可以产生利益共鸣,为发行100元面额钞券打下较为扎实的社会基础。

  五、防伪技术措施在第四套钞券中使用较多,对假币复制有较大抗击力。

  六、对大额支付和运输,调拨现金的银行专业运送渠道,有很大益处。人民币的生产成本相对降低。

  七、当时由于“第三套人民币”尚未退出流通领域,10元面额的“大团结”可以作为缓冲货币持续生产一段时间,因此,“第四套人民币”的10元面额钞券倒是不急于发行。

  由此可见,“第四套人民币”钞券发行的设想和计划是个孕育时间较长的过程,是我国文化大革命运动之后的第一套现代化设计、生产的流通钞券。“第四套人民币”从项目的报批,计划的制定,票样的打印大致经历了近10年时间,实属不易。也就是从“第四套人民币”发行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大规模地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技术宣传,各种海报,宣传册明确了该套人民币的防伪措施和特点,做到了人民大众基本众所周知。现在“第四套人民币”退出流通领域的时间也快了,目前正是收藏的好时机,具有收藏爱好远大目光的读者,不妨认真开始收藏“第四套人民币”的不同版本(1980版和1990版),时不宜迟,机不再来。祝大家好运。

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搜索

 硬币  价格  旧版人民币  人民币  荧光  冠号  硬币价格  长城币  9910  补号  纪念钞  纪念币  错币  纸币  902  第四套  龙钞  第五套  分币  鉴别  一角  802  品相  暗记  第三套  水印  1953  腰带  8002  揭秘  硬分币  评级  绿幽灵  第三  一分  1980  801  8050  991  901


© 2008-2013 Powered By airmb.com 人民币收藏-爱藏网 联系本站 官方微博:(新浪)@收藏人民币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20589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