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邮政正式邮票有哪些?(下)
2012-06-25来源: 作者:Airmb_cang阅读:次
(三)航空邮票与快信邮票
1921年7月l日,北洋政府发行了我国第一套航空邮票,全套5枚,面值分别为1角5分至9角不等。图案均为黑色双翼飞机掠过长城,由北洋政府财政部印刷局采用雕刻版双色套印。
在北洋政府被推翻后,国民党政权于1929年7月5日在北平发行第二套航空邮票,全套邮票的枚数、刷色、面值都与第一套相同,所不同的仅是图案中飞机尾翼上的五色旗变成青天白日旗。1932年8月29日又发行新版航空邮票,图案改为新型飞机掠过长城。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在清代快信邮票上加盖“中华民国”字样作为民国快信邮票发行。1913年民国邮政发行第一套快信邮票,图案为花蔓和鸿雁飞海,两侧各有“中华民国”、“加紧信件”字样,面值为1角。1914年和1917年民国邮政又发行了两版快信邮票,图案和形制与首套票类似。
(四)欠资邮票与附捐邮票
1913年5月,中华邮政首次正式发行欠资邮票。这套邮票共8枚,面值分别为半分至3角不等,票色为蓝色,中间印有“欠资”字样,由英国伦敦华德罗公司承印,用雕刻版印刷,通称“伦敦版欠资票”。1915年北洋政府财政部印刷局以伦敦版欠资票为蓝本,印刷发行一套欠资邮票,这套邮票被称之为“北京版欠资票”。“北京版欠资票”与“伦敦版欠资票”的面值、图案、枚数大同小异。1932年,中华邮政又发行“北平版”欠资票,这套邮票枚数、面值与北京版相同,票色改成橘黄,票面图案中心的“欠资”字样改成面值,下方注有“欠资邮票”字样。
1920年12月1日,中华邮政首次发行附捐邮票,这套邮票由北洋政府财政部印刷局在北京一版帆船票上加盖“附收赈捐壹分”字样发行使用。
(五)限地方贴用邮票与地方邮政邮票
辛亥革命后,部分地区是军阀割据的分裂状态,币制与中央政府不统一。这种情况反映在邮票上,就出现了限地方贴用邮票和地方邮政邮票。这两种邮票主要在新疆、广西、贵州、云南等地使用。
1915年,中华邮政发行第一版“限新省贴用”邮票,供新疆地区使用。这套邮票共16枚,面值分别为半分至1元不等,由北洋政府财政部印刷局在北京一版帆船票上加盖“限新省贴用”字样发行使用。这一版邮票中有错盖成“限省新贴用”的,这是民国邮票早期票中的一种着名的变体,存世极少。帆船票上加盖“限新省贴用”的邮票在1916年和1924年又分别发行过一次。
1921年,北洋政府财政部印刷局又开始在纪念邮票上加盖“限新省贴用”,供新疆地区使用,先后在“邮政二十五周年纪念”邮票、“宪法纪念”邮票、“陆海军大元帅就职纪念”邮票、“国民政府统一纪念”邮票以及国葬纪念票等纪念邮票上加盖使用。
1932年和1933年,中华邮政分别发行伦敦版孙中山像票和北平版烈士像邮票的“限新省贴用”加盖票。
除“限新省贴用”邮票外,中华邮政还发行加盖“限滇省贴用”、“限吉黑贴用”、“桂”、“黔”的邮票,分别供云南、东北、广西、贵州等地作为限省贴用邮票。
1912年,西藏地方邮政发行第一版普通邮票。全套邮票共6枚,先发行5枚,由英国印制,1922年发行第6枚,由西藏印制。邮票主图为狮子图,面值采用西藏旧币制。1924年和1932年西藏地方邮政又发行第二版、第三版普通邮票。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