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间的《讲话》
1970-01-01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责编林冬阅读:次
1942年5月,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月2日至23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有文艺工作者和中央各部门负责人共100多人参加的文艺座谈会。在5月2日和23日的大会上,毛泽东分别作了“引言”和“结论”的讲话。这就是毛主席着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总结了五四运动以来革命文艺运动的经验,阐明了在中国革命文艺运动中长期争论的一系列问题。《讲话》不仅对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对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此,我国邮政先后5次发行纪念毛主席《讲话》的邮票。
1967年5月23日发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文革”邮票,全套3枚。第一枚“《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摘录”,图案为葵花排列组成的二方连续纹样衬托的毛主席《讲话》中“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一段话;第二枚“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图案为整装出发深入基层的一支文艺队伍;第三枚“《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摘录”,图案与第一枚相同,摘录毛主席《讲话》中“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所利用的。”一段话。这是我国首次为纪念《讲话》发行的邮票。
1972年5月23日发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编号邮票,全套6枚。第一枚“座谈会会址”,图案为烂漫山花中的杨家岭中央办公厅大楼;第二枚“高唱革命歌曲”,图案为排列整齐高唱革命歌曲的八路军战士;第三枚“街头剧《兄妹开荒》”;第四枚“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兵,边劳动,边宣传”,第五枚“深入农村为贫下中农演出《红灯记》”和第六枚“深入工厂、矿山为工人演出《红色娘子军》”,上述4枚邮票图案表现的都是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厂、农村为工人、农民演出时的情景。全套邮票表现出在毛主席的《讲话》精神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兵,繁荣文艺创作,服务于工农兵的主题。
1977年5月23日发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五周年》纪念邮票,全套2枚,第一枚“《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永放光芒”,图案为鲜花簇拥中的延安宝塔山红色剪影,寓意《讲话》发表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革命根据地;第二枚“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图案为鲜花簇拥中的镰刀、铁锤和步枪的红色剪影,象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1992年5月23日发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纪念邮票,全套1枚。图案为我国版画大师古元先生1978年创作的套色木刻《回忆延安》。值得指出的是邮票图案设计者古元先生在50年前的今天,亲耳聆听了毛主席的《讲话》。这幅木刻是作者以深切的感情回忆当年延安生活而创作的风情画。画面以俯瞰的视角展现了延安宝塔山、古城墙、骆驼队,八路军战士骑马上前线,干部们背着自己收割的庄稼趟着延河水回到延安城,还有老乡在延河边担水、饮马……的一派延安军民沸腾的生活景象!这幅充满激情具有时代特点的风情画,突出了当年《讲话》精神对古元先生创作思想的深远影响。古元在设计这枚纪念《讲话》邮票时,在主图《回忆延安》的下方安排一本翻开的书作为附图,代表毛主席的《讲话》,以此象征《讲话》是革命文艺的理论基石。
2012年5月23日,中国邮政发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纪念邮票,全套2枚。第一枚“座谈会旧址”;图案以陕北木刻的艺术手法再现了延安宝塔山下杨家岭当年召开座谈会的中央办公厅大楼,下方衬托着烂漫的山花。画面凸显古朴、典雅、稳重;第二枚“文艺发展繁荣”,图案以文化建设重要体现的国家大剧院为主图,上下衬托着飞翔的鸟群和盛开的鲜花,象征在毛泽东主席《讲话》精神指引下,当代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画面凸显绚丽、热烈、丰富。两枚邮票尽管反差鲜明,一枚倾注传统,一枚关注现代,但整体设计体现出了毛主席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将历史的重任、责任以及历史的跨度较为完整的表现出来,形象地阐述了座谈会博大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