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的创始
2012-05-25来源: 作者:Airmb_cang阅读:次
自从世界各国开办邮政业务以来,就存在一个问题:邮件的资费,应该由寄件人支付?还是由收件人支付?一直到邮票问世以后才得到解决。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欧洲各国邮政业务已相当发达。习惯上寄信人不必先付邮费,而是在信件送到后由收信人支付。那时英国还没有使用信封的习惯,通常是把写好的信折叠起来,写上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背面腊封后交寄。英国邮政部门规定的邮资标准很高,而且收费手续十分繁琐。交寄信件要按邮路远近和寄信人所用信纸的张数,逐件计算收费。由于邮资标准过高,必然会遇到收件人拒收信件或不愿交付邮费的麻烦事,这不但给投递工作增加困难,也影响娜政部门的收入。
英国人罗兰一希尔(ROWLAND HILL 1795~1879),是一位教员,爱好研究邮政工作,看到当时英国邮政部门存在的弊病,于1837年写了《邮局改革》(《POST OFFICEREFORM》)一书出版。书中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建议,如:降低邮资,统一收费标准,不论路程远近,不超过半盎司(英制16盎司等于一磅)的信件都收费一便士(英国货币100便士等于1英镑),寄信的邮费由寄信人向邮局购买预付邮资的凭证(即邮票)贴在信上,不再向收信人收费。罗兰·希尔这一改革建议,曾遭到英国政府内一些人的反对,但最后国会还是通过了,并于1839年8月17日经维多利亚女王批准公布。
罗兰·希尔建议改革邮政制度,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
一夭,罗兰·希尔在乡村散步,正好遇到邮递员送一封远方来信给一位姑娘。这位姑娘接过信看了一下,没有把信拆开,就退还给邮递员,说她没有钱支付邮资,于是邮递员与姑娘争执起来。当时这位好心的希尔先生要替她代付邮资,但被姑娘婉言谢绝了。邮递员走后,希尔先生好奇地追问姑娘,为什么不要这封信。姑娘坦率地说,因为邮资太贵,付不出这笔钱。其实是她事先已和对方约好,通信时在折叠好的信上作一个双方已约好的记号,她只要看到这记号,就知道信的内容,所以不必付出昂贵的邮资收下这封信。
英国首创的邮票于1840年5月1日问世,5月6日开始使用。邮票图案是维多利亚女王18岁即位时的侧面像,由弗莱德列克。希思(FREDERICK HEATH)雕制印版,承印者是派金斯·巴肯(PERKINSBACON)公司,面值一便士,用有王冠水印的纸印黑色,所以通称召黑便士邮票”(图1)。这种黑便士邮票全张共240枚,横排列12枚,直排列20枚,每枚下端左右两角都印有英文字母,横行从A到L(12个字母),直行从A到T(20个字母)。字母的组合按每枚邮票在全张中的位置不同而变化,如全张中第一枚邮票左右两角的字毋都是A,第二枚左A右B,第三枚左A右C,第2切枚(即最后一枚)为左T右L。这样可以知道每枚邮票在全张中的位置,即成为查对标记。这是英国早期邮票所特有的。
1840年英国发行黑色一便士邮票后,同年又发行二便士邮票,印蓝色,图案与一便士邮票相同。1841年,又将一便士邮票改印红色。英国发行的黑色一便士邮票,没有印国家的名称,因为那时别的国家还没有发行邮票。至今英国发行的邮票还是不印国名,而以王冠、国王头像作为国家的标志。
更多关于邮票创始的文章请查看:http://www.airmb.com/youpiao/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