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羊年旋风
2012-10-10来源:人民币收藏网 作者:责编:july阅读:次
邮市,即集邮市场,集邮爱好者的交易场所。投资即邮票交易行为的一种---买进或卖出。有赚的,就会有赔的。资金宽余的,又懂得邮市行情的,投资邮票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同股市一样,需要担一定的风险。
邮市第三次起落是1991年,羊年。
1989年邮票暴跌,许多种邮票达到了跌至面值的程度,而且有些跌破面值,邮人心态大受刺激,特别是一些新炒邮者入市就当头挨了一棒。但这一次起落仍然卷入了上百万人,此期行家估计中国集邮爱好者约有700—800万人。
通过1988年抢购风后,居民三年多时间逐渐储蓄起了大笔资财。中国居民存款和手存现金突破一万亿元。笼中之虎正在寻求出路。银行由于1988年至89年初的“抢购风”导致的资金大量流出而无可奈何提高的利息率,也于1990年91年逐步调减下来,中国金融界震荡和利息率的变化,使居民增加投资与存储风险知识。银行压低利率,想放出“笼中之虎”,以启动市场,岂料,事与愿违,居民寻求着另外的出路。邮票的提价,平均增长137%,也就是说,邮票保值或者带来利润的事实如青天白日的太阳一样刺人眼目,于是居民的躁动心理和保值意念(或叫赚钱意念)的强化为邮市起价打下了基础。
报纸上偶尔一篇关于集邮赚钱的报道,却很深刻地印在读者记忆里。“有钱不如存邮票”,确有其理!加上生意上的萧条和交易上的拖欠乃至诈骗,已使许多商界巨子头痛了,邮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无税收之虞,又高雅、轻松,且可赚大钱,何乐而不为。于是千帆竞发,直奔邮市。
有人报道:91年中国盛夏,全国各地邮市疯狂,有的邮市几天之内邮人爆增几千人。
北京月坛公园,平日只卖二三千门票,突然每天增加到五六千张,高峰时上万张门票,人们像潮水般涌进邮市,邮市面积扩展五倍以上。“便衣公安一二百名来往巡视,尚嫌不足。”
上海太原路口邮票市场,邮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邮市内摊位租金,官价十几元,黑市陡增到几千元一个,还要托熟人才能交换。
成都署袜北街邮局前,曾门庭冶落的邮市。突然之间塞满了人,交叉的四条小街上闹闹热热,烟气蒸腾,人声鼎沸,街沿、街中人头攒动,密不透风。随处可见交易,交通顿时大乱。
广州邮市,北方人、南方人、西南的、西北的、中原的邮人聚汇,外国人、港澳人混杂其间,南腔北调,人声噪杂,交易热烈。
武汉、扬州、唐山、天津、沈阳、哈尔滨、兰州、乌鲁木齐、拉萨、南宁、贵阳、昆明、重庆、杭州、福州等都开设了自由交易的邮市,一时间,中国大地回荡着:“走,逛邮市!”
邮市上邮人剧增,价格扶摇直上。就是今日近乎疯狂的股市也望尘其及。
在1989年6月动乱以后,直到9—10月,邮市始有部分邮人闲逛,价格一直跌下难起。到1990年,邮市高档票有一些成交,但仍是少部分老集邮迷们坚守阵地。90年春夏时节,邮票公司透露下半年将进行调价,邮市渐有点热气。到1990年10月正式调价,公布了调价表时,由于邮票公司无售,邮市则应有尽有,价格比官价略高。但总的价格水平是与市场价相符,或参照市场价订的参考。1990年冬,邮市又起小旋风,到1991年春,邮市出现三次小旋风后又开始升温,对称年事成双,邮人都看这个吉兆。
自从90年10月调价增长137%以后,邮市价格节节上升,几乎坚挺不退,到91年6月初,邮市价格(小型张元/张)如下:
“牡丹亭”30,“三国演义”25,“水浒”22,“益鸟杜鹃”42,“兰花”12,“木兰”8,“熊猫”(方)3,“白鹤”3,“马王堆”5,“西湖”5,“亚运会小全张”8,“铜车马”6,“建国四十年”3元/张。
这时的价格,除了高中档型张受邮人爱戴,交易较频外,低档票几乎很少人问津。
1991年7—8月间,低档小型张几乎连翻两番,即是说,6月初卖3元一张的小型张,到8月时则超过12元,例如“建国四十周年纪念”到8月中旬达到15元一张,“西湖”则从5元上涨到18元,“铜车马”则从6元上涨到23元。85年发行的臭“熊猫”也从3元直升到16元,“白鹤”也上升到16元等等。
此期最令人惊奇的票是90年9月22日和10月12日发行的“亚运会小全张”和邮展纪念的“熊猫盼盼”与无编号票“红菩萨”——学名叫“普24甲中华全国集邮展览’89.北京”。
这三张票都临近提价(90年9月、10月)时发行,但它们的价格在7—8月份从10元面值上涨到130元和100元/张。小全张也从7元上涨到45元/张。
其他所有的纪特JT邮票都因而搭船上岸,价格飞涨。一时间,中国邮人喜笑颜开,得意之情露于言表。
然而,好景不长。翻过8月的日历,9月上旬,邮市上有些邮票价格弹跳了两下,便开始徐徐下落,9月19日,上海邮市秩序混乱,各种小摊贩等蜂涌入市,卖大冰棍的,卖小吃的,卖盒饭、点心的,卖西瓜水果的。混杂其间,且邮市交易不上税,随地摆摊等等。公安局、工商局等有关部门联合行动,取缔了邮市内非法活动。因此,上海70万集邮大军随之震吓,邮市因而转向。紧接不久,北京取消或日关闭了月坛邮市,成都武汉等地也随之采取措施,加强邮市管理、邮市大款们则早已卷款他去,资金骤减,新的邮人难以为继,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落下。到11月中下旬,邮市价格爆跌。例如.“孔子”从1900元一盒降到700一盒,有名的“红菩萨”100元一张掉到40元一张。领头羊“铜车马”小型张从2500元/盒降到900元/盒。其他邮票与高峰时价都下降40一70%不等。如此暴跌,跌得邮人心惊胆颤。
某S与弟兄伙,从倒卖国库券行道里转移到邮市(因为91年7月1日兑现国库券,各证券公司大量兑现)。合伙购进20盒“铜车马”,进价1300元一盒,仅过了半个月时间,市价上涨到1800元一盒。S等出货,尽赚了一万元,相比国库券,每日从早到晚,说干嘴皮,只赚得几元十几元要便宜得多。S等几人又将资本转投“建国四十周年”小型张,进价1000元一盒,购进40盒。三天之后,直线上涨,市价达1500元一盒,S等以1480元一盒全部出手。仅仅三天,又尽赚1.92万元。出手后,几人分手,有三人转干其他行业生意。S继续再投入两次,一个月左右。又赚了近一万元。某日,S在该市大宾馆请了两桌客,自言近来鸿运至,出手就赚钱。不少朋友向他讨教经验。S说:还是悬着呢,虽然赚钱,心里老是放心不下,说不定,哪一天全部打倒出去。果然,S在10月大亏血本,跳楼出货,悲惨不已。
某张氏嫁了个握有实权的行政干部,投入邮市,将昔日各种收入的资本全部压在“亚运会小全张”上,开初,从12元/张进货,15元一张卖出,又再进货,18元一张,20元出手。20元/张又进货,这一回,28元一张出货。三轮下来赚足约5万余元。邮市继续上涨,有的票涨到面值的8—l0倍了。某张氏觉得这“小全张”才4倍多,再进一手32元一枚。这时价却稳住不涨了。张氏心慌,在邮市连等几天,欲32元出手不干了,谁知,市价又涨起来,张氏突然得了一次急性阑尾炎,动手术住院8天过后,市价涨到45元一张,张氏以42元一张全部出手,又赚4万元多,喜出望外。
编者语:投资邮票首先要懂得邮票的一些基本常识,如邮票的志号、版别(影印版、雕刻版、其它版)、整版的枚数、尺寸、面值,邮票的编号(出厂编号和每版的编号),真假邮票的鉴别等等。其次要知道邮票的发行渠道、发行量和如何同邮贩打交道。投资邮票,即要谨慎小心,又要把握时机,大胆果断。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