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片,鹤鸣蓝天
2012-12-03来源:人民币收藏网 作者:责编:陈亮阅读:次
在1997年的邮市火爆中,特种邮资明信片,即TP,一鸣惊人,使很多人深感始料未及。印量为60余万套的两种1996年TP价格直线上扬。十分轻松,仅短短几天即从15元猛窜至70元,多少令邮人感到意外。这主要是由TP中的(梅兰芳)冲破百元大关带动的。
同邮票、纪念邮资封片相比,特种邮资片的历史很短,它始于1994年1月5日,目前总共只有7套,即“哈尔滨冰雪风光”、“梅兰芳京剧艺术”、“周信芳京剧艺术”、“钱江潮”、“周恩来故里”、“朱德故里”和“毛泽东故居”。它们发行之后大多反应平平。但自今年2月份起,以“哈尔滨”和“梅兰芳”为龙头,特种片逐步实现了价值回归。邮评家张锐强认为特种片投资前途依然十分光明,主要依据如下:
一、发行量很小。“哈尔滨”,和YP一样分AB组,发行量分别为53万和11万,但是发行之后也和风光片一样,A组价格有所上涨,但B组基本上无人问津,于是有关方面从“梅兰芳”开始取消了AB组,转而实行“混编”,即每套四枚中国际邮资和国内邮资各两枚,并且将发行量增加到了153万;鉴于“梅兰芳”的销售情况一般,“周信芳”、“钱江潮”的发行量又降到了100万,TP5“周恩来”和TP6“朱德”的发行量则降到了62.64万套和67.25万套,TP7“毛泽东”的发行量略有增加,为82.3万套。由此可以看出,特种片的发行量都是比较少的,因此升值空间较为广阔。
二、它们的题材都很好。比如“哈尔滨”和“钱江潮”属于十分热门的风光题材;“梅兰芳”、“周信芳”则属于京剧专题,如今这个专题也因为其浓郁的民族色彩而备受欢迎,再加上台、港、澳近年来相继发行了有关中国古代戏剧的邮品,这个专题在海内外的集邮界已形成气候;“朱德”、“周恩来”和“毛泽东”则再现了昔日开国元勋的风采,以纪念性的题材发行特种片,这种形式也令人耳目一新。
三、这个系列刚刚开始,收集难度不大,因此关注它们的集邮爱好者较多。在这个方面,特种片比小本票,风光片和纪念邮资封片更有优势。其实从总体上讲,目前发行的7套特种片都可以算作“龙头”。
目前的邮币卡市场正进人上升后的盘整,绝大多数邮品的价格都在调整中,同小本票、纪念邮资封片以及部分小型张相比,特种片目前的价位比较合理,只要这个家庭的发行水平进一步提高,题材选择更受人欢迎,其后市将会与丰富多采的JP和美丽多姿的YP一道,出现新的行情。
就市场操作理念而言,随着磁卡市场价位的连创新高,小型张及有题材版票等不断走高,“恐高症”已逐渐制约了新的增量资金介人,普通投资者一定不会去冒险追高,一定会寻找有较大升值潜力、题材丰富、价值偏低、进出方便的品种,JP、JP、TP无疑理应受到重视。目前,虽然JF在市场中鲜见4元以下的品种,但JP的印量较小,除JF39以后品种的发行量在400万到500万左右外,其它品种的发行量都在90万枚以内,早期的JF1和JF2的发行量仅20万枚。因此,JP、JF、TP日后价格出现补涨当属正常。就群众基础而言,由于JP大全套仅58套(含希望工程无编号片)、JF仅47套、TP只有7套,因此收集全套JP、JF的难度和费用远远小于收齐其它品种,很适合中小投资者参与。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