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性相近,习相远
2012-11-26来源:人民币收藏网 作者:责编:林枫阅读:次
小型张、小全张、小本票、小版张被人们称为“四小”。小型张、小全张广为人们所知,而小本票、小版张却默默无闻。但1997年,小本票和小版张大出风头,让世人开了眼界。
小版张、小型张、小全张是一种印刷形式,性质属纪念邮票或特种邮票。
小版张,又称小开张,是邮政部门应集邮需要而发行的枚数较少的全张邮票。同时应有同图案,同面值的一般全张,即大版张,否则无所谓小版张。边纸上多印有相关的图案和说明文字,大多为纪念邮票或特种邮票。
小型张,有些也可称小全张,是邮政部门应集邮需要而发行的单枚成张的邮票,边纸上多印有相关的图案和说明文字,大多为纪念邮票或特种邮票。小型张是从小版张演变而来的。新中国的小型张有以下几种情况:与一般余张的每枚邮票相同,但全枚各枚分印的小型张,如纪33M“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与一般全张的邮票完全相同,亦可称作小全张的小型张,如纪47M“人民英雄纪念碑”;与一般全张的图案相同,但面值较高的小型张,如J45M“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第二组);与一般全张同题;但图案不同和面值较高的小型张,如纪94M“梅兰芳舞台艺术”,无一般全张,专门设计的小型张,如J85M“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利用小型张加盖的小型张,如J41“里乔内第31届国际邮票博览会”。
小全张,多数国家和小型张一起统称小型张,也是邮政部门应集邮需要而发行的全套连印成张的邮票。边纸上多印有相关的图案和说明文字,大多为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中国最早是中华邮政于1941年发行的“节约建国”小全张;解放区最早是东北区于1947年发行的“五卅运动二十周年纪念”小全张;新中国发行最早的应该是纪47M“人民英雄纪念碑”,典型的则是纪50M“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
小版张、小型张、小全张都是邮政部门为满足集邮者的需要而发行的特殊形式邮票。因为多数具有纪念、宣传、附捐等性质,所以又统称纪念张。
小本票是为了满足寄信者携带和使用的方便,将一种或几种常用面值的邮票印制成连票形式并装订而成的小册子。
小本票的特点在于小,枚数不多,面积不大,便于携带。有的只含一种面值邮票;有的由几种面值拼配凑一整数,以免购买时找零。现在的小本票多为横式,专门印制的,所以一般为三面或两面有齿,齿孔度数和面值同常规邮票相同。
我国最早的小本票是中华邮政于1917年发行的,直式,含北京老版帆船票,封面印有“邮票册”字样,用整版邮票撕开加工而成。新中国最早的小本票是1980年发行的“T.51”。新中国的小本票以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为主,因而面积较大,这一特点是其他国家少有的。
1997年春节过后,邮票市场上小本票再次掀起高潮:在同类版票接连翻番的带动下,“鸡”本票从240元一路势如破竹直到720元,整整涨了两倍,“兵马俑”本票涨到900元,“紫貂”从百余元涨到270元,“中日”从60元涨到140元,在它们的带领下,后期低档生肖本票纷纷逼近40元,涨幅十分惊人。
因为小本票自1991年的《辛未年》之后就已经暂停发行,再加上年册里也没有它们的位置,因此不少投资者对小本票不太熟悉。长久以来,因为价格低迷,许多人从本票上撕下邮票再补上上下两道齿孔充邮票,这使小本票存世量大大减少。自1994年前后开始,炒家注意到了它的独特价值,于是不遗余力长期挖掘,终于使它们的价值得以重新体现。
应该说,小本票本身的优势是很多的,比如和邮票小型张相比发行量较小、封皮及部分内页有丰富的专题信息、是正规的邮政用品等等。但是小本票也有不可克服的缺陷,即无法让收藏者“一览无余”。
小本票还有一个无法克服的弱点,即没有后续成员的推动和支援。自1991年以后,邮电部就没有再发行小本票,理由是封皮的成本太高,这也是小本票长期无人问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说小本票永远不会拥有和邮票、小型张同样雄厚的群众基础,将它和发行量一样的邮票、小型张相提并论,只是炒客的一厢情愿罢了。小本票确有投资价值,它们以后或许还会有更加骄人的业绩;只是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收藏品的价格能否稳定下来,最终取决于收藏者是否愿意在这个价格上接受并保留它,炒上去的价格终究不稳。
在前文,我们曾提到小版张,最抢镜头的无疑是“中美小版张”。“中美小版J59张”已经失宠好长时间了,随着此轮行情的锋芒毕露,魅力四射,其升值潜值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一是其发行量少,且大量存于海外,国内邮市上流通极少,不少集邮者对其不了解;二是一些集邮者认为邮票单册中没有这个小版张的位置,不收集它也算集齐J、T票大全套,所以对它备加冷落;三是在我国流传的数量少。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先后在美国芝加哥、纽约、旧金山展出。我国邮电部于展览会开幕首日发行J59纪念邮票一套,并特别推出一套小版张,全套两张,主要在芝加哥等三个美国城市发行,据悉仅有200枚后来在我国正式销售,所以其升值潜力是巨大的。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