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性相近,习相远

2012-11-26来源:人民币收藏网 作者:责编:林枫阅读:

摘要:小型张、小全张、小本票、小版张被人们称为四小。小型张、小全张广为人们所知,而小本票、小版张却默默无闻。但1997年,小本票和小版张大出风头,让世人开了眼界。 小版张、小型张、小全张是一种印刷形式,性质属纪念邮票或特种邮票。 小版张,又称小开张,是邮政部门应集邮需要而发行的枚数较少的全张邮票。同时应有同图案,同面值的一般全张,即大版张,否则无所谓小版张。边纸上多印有相关的图案和说明文字,大多为纪念邮票或特种邮票。 小型张,有些也可称小全张,是邮政部门应集邮需要而发行的单枚成张的邮票,边纸上多印有相

    小型张、小全张、小本票、小版张被人们称为“四小”。小型张、小全张广为人们所知,而小本票、小版张却默默无闻。但1997年,小本票和小版张大出风头,让世人开了眼界。

    小版张、小型张、小全张是一种印刷形式,性质属纪念邮票或特种邮票。

    小版张,又称小开张,是邮政部门应集邮需要而发行的枚数较少的全张邮票。同时应有同图案,同面值的一般全张,即大版张,否则无所谓小版张。边纸上多印有相关的图案和说明文字,大多为纪念邮票或特种邮票。

    小型张,有些也可称小全张,是邮政部门应集邮需要而发行的单枚成张的邮票,边纸上多印有相关的图案和说明文字,大多为纪念邮票或特种邮票。小型张是从小版张演变而来的。新中国的小型张有以下几种情况:与一般余张的每枚邮票相同,但全枚各枚分印的小型张,如纪33M“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与一般全张的邮票完全相同,亦可称作小全张的小型张,如纪47M“人民英雄纪念碑”;与一般全张的图案相同,但面值较高的小型张,如J45M“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第二组);与一般全张同题;但图案不同和面值较高的小型张,如纪94M“梅兰芳舞台艺术”,无一般全张,专门设计的小型张,如J85M“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利用小型张加盖的小型张,如J41“里乔内第31届国际邮票博览会”。

    小全张,多数国家和小型张一起统称小型张,也是邮政部门应集邮需要而发行的全套连印成张的邮票。边纸上多印有相关的图案和说明文字,大多为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中国最早是中华邮政于1941年发行的“节约建国”小全张;解放区最早是东北区于1947年发行的“五卅运动二十周年纪念”小全张;新中国发行最早的应该是纪47M“人民英雄纪念碑”,典型的则是纪50M“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

    小版张、小型张、小全张都是邮政部门为满足集邮者的需要而发行的特殊形式邮票。因为多数具有纪念、宣传、附捐等性质,所以又统称纪念张。

    小本票是为了满足寄信者携带和使用的方便,将一种或几种常用面值的邮票印制成连票形式并装订而成的小册子。

    小本票的特点在于小,枚数不多,面积不大,便于携带。有的只含一种面值邮票;有的由几种面值拼配凑一整数,以免购买时找零。现在的小本票多为横式,专门印制的,所以一般为三面或两面有齿,齿孔度数和面值同常规邮票相同。

    我国最早的小本票是中华邮政于1917年发行的,直式,含北京老版帆船票,封面印有“邮票册”字样,用整版邮票撕开加工而成。新中国最早的小本票是1980年发行的“T.51”。新中国的小本票以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为主,因而面积较大,这一特点是其他国家少有的。

    1997年春节过后,邮票市场上小本票再次掀起高潮:在同类版票接连翻番的带动下,“鸡”本票从240元一路势如破竹直到720元,整整涨了两倍,“兵马俑”本票涨到900元,“紫貂”从百余元涨到270元,“中日”从60元涨到140元,在它们的带领下,后期低档生肖本票纷纷逼近40元,涨幅十分惊人。

    因为小本票自1991年的《辛未年》之后就已经暂停发行,再加上年册里也没有它们的位置,因此不少投资者对小本票不太熟悉。长久以来,因为价格低迷,许多人从本票上撕下邮票再补上上下两道齿孔充邮票,这使小本票存世量大大减少。自1994年前后开始,炒家注意到了它的独特价值,于是不遗余力长期挖掘,终于使它们的价值得以重新体现。

    应该说,小本票本身的优势是很多的,比如和邮票小型张相比发行量较小、封皮及部分内页有丰富的专题信息、是正规的邮政用品等等。但是小本票也有不可克服的缺陷,即无法让收藏者“一览无余”。

    小本票还有一个无法克服的弱点,即没有后续成员的推动和支援。自1991年以后,邮电部就没有再发行小本票,理由是封皮的成本太高,这也是小本票长期无人问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说小本票永远不会拥有和邮票、小型张同样雄厚的群众基础,将它和发行量一样的邮票、小型张相提并论,只是炒客的一厢情愿罢了。小本票确有投资价值,它们以后或许还会有更加骄人的业绩;只是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收藏品的价格能否稳定下来,最终取决于收藏者是否愿意在这个价格上接受并保留它,炒上去的价格终究不稳。

    在前文,我们曾提到小版张,最抢镜头的无疑是“中美小版张”。“中美小版J59张”已经失宠好长时间了,随着此轮行情的锋芒毕露,魅力四射,其升值潜值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一是其发行量少,且大量存于海外,国内邮市上流通极少,不少集邮者对其不了解;二是一些集邮者认为邮票单册中没有这个小版张的位置,不收集它也算集齐J、T票大全套,所以对它备加冷落;三是在我国流传的数量少。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先后在美国芝加哥、纽约、旧金山展出。我国邮电部于展览会开幕首日发行J59纪念邮票一套,并特别推出一套小版张,全套两张,主要在芝加哥等三个美国城市发行,据悉仅有200枚后来在我国正式销售,所以其升值潜力是巨大的。

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搜索

 硬币  价格  旧版人民币  人民币  荧光  冠号  硬币价格  长城币  9910  补号  纪念钞  纪念币  错币  纸币  902  第四套  龙钞  第五套  分币  鉴别  一角  802  品相  暗记  第三套  水印  1953  腰带  8002  揭秘  硬分币  评级  绿幽灵  第三  一分  1980  801  8050  991  901


© 2008-2013 Powered By airmb.com 人民币收藏-爱藏网 联系本站 官方微博:(新浪)@收藏人民币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20589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