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我国清代发行的邮票

2012-05-28来源: 作者:Airmb_cang阅读:

摘要:我国清代发行邮票自1878年至1911年(即光绪四年至宣统三年),共34年,普通邮票都是蟠龙、鲤鱼、飞雁作图案,其中以蟠龙图最多。   1878年,北京、天津、烟台、牛庄(营口)、上海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并由上海海关造册处印制邮票一套共三枚于该年发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三分银(红色)、五分银(橘黄色〕。图案正中绘一蟠龙(图62),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者称这套邮票为大龙票。   大龙票共印过三次:1878年第一次发行的,纸张较薄,称为大龙薄纸票,第二次于1882年(光绪

  我国清代发行邮票自1878年至1911年(即光绪四年至宣统三年),共34年,普通邮票都是蟠龙、鲤鱼、飞雁作图案,其中以蟠龙图最多。

  1878年,北京、天津、烟台、牛庄(营口)、上海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并由上海海关造册处印制邮票一套共三枚于该年发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三分银(红色)、五分银(橘黄色〕。图案正中绘一蟠龙(图62),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者称这套邮票为“大龙票”。

  大龙票共印过三次:1878年第一次发行的,纸张较薄,称为“大龙薄纸票”,第二次于1882年(光绪八年)发行的,因排版时每枚票间距离稍远,称为“大龙阔边票”,第三次于1883年(光绪九年)发行的,纸张明显较厚,称为“大龙厚纸票”。因当时使用的打孔机已陈旧,有些邮票打出的齿孔是毛齿,所以这种厚纸票又有光齿和毛齿两种。

  大龙票版模因使用多年,磨损很多,不便继续使用,1885年(光绪十一年)又发行一套蟠龙邮票,图案与大龙票基本上相同,因票形较第一次发行的小些,所以通称“小龙票”。面值也以银两计算,共兰枚:一分(绿色),三分(紫色),五分(黄色)。这套邮票每枚有一太极图水印,这是我国首次采用水印纸印制邮票。

清代邮票

  小龙票共印过两次:1 885年第一次发行的,是用原来大龙票的打孔机,打成的是毛齿,通称“小龙毛齿票”;第二次于18昭年(光绪十四年)发行,使用新的打孔机、邮票齿尖清楚光滑,通称“小龙光齿票”。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邮政脱离海关,成立大清邮政局。1897年,清政府改革币制,由银两改为银元,银元每块重七钱二分,一元等于十角,一角等于十分。该年8月16日,清政府发行第一次普通邮票(指邮政脱离海关成立大清邮政局后),全套12枚,面值以银元计算:半分(紫色)、一分(黄色)、二分(深橘色)、四分(棕色)、五分(玫瑰红色)、一角(深绿色)、这六枚图案中心都是蟠龙,二角(深枣色)、三角(玫瑰红色)、五角(黄绿色),这三枚图案中心都是鲤鱼,一元(深红与玫瑰红双色)、二元(黄与橘红双色)、五元(黄绿与玫瑰红双色),这三枚图案中心都是飞雁。图案的上端横列“大清邮政”,左右两角为中文面值数字,下端英文原应列“CHINESE IMPERIAL POST”(中华帝国邮政),却误印为“IMPERIAL CHINESE POST”(帝国中华邮政)。这套邮票在日本用石版印制,通称“日本版石印票”。

  第二次普通邮票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l月28日发行,全套也是十二枚,面值半分(棕色)、一分(橘黄色)、二分(深红色)、四分(深枣色)、五分(玖瑰红色)、一角(深绿色)、二角(紫红色)、三角(株红色)、五角(绿色)、一元(红与粉红双色)、二元(黄与棕红双色)、五元(深绿与粉红双色)。图案与第一次日本版石印票基本相同,但英文改正为‘CHINESEIMPERIAL POST”。这套邮票是在英国伦敦印制的,有太极图水印,通称“伦敦版有水印票”。

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搜索

 硬币  价格  旧版人民币  人民币  荧光  冠号  硬币价格  长城币  9910  补号  纪念钞  纪念币  错币  纸币  902  第四套  龙钞  第五套  分币  鉴别  一角  802  品相  暗记  第三套  水印  1953  腰带  8002  揭秘  硬分币  评级  绿幽灵  第三  一分  1980  801  8050  991  901


© 2008-2013 Powered By airmb.com 人民币收藏-爱藏网 联系本站 官方微博:(新浪)@收藏人民币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20589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