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我国邮票史上出现过的加盖邮票
2012-08-24来源: 作者:Airmb_cang阅读:次
我们在钱币收藏市场时常看到有些邮票,在票面上加印一些文字、图案或数目字。这种邮票,通称为“加盖邮票”,也称“加印邮票”。
发行加盖邮票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因发行国的政体改变而加盖:这种情况在邮票上常可见到。如一九一O年葡萄牙成立共和国,邮票都加印“REPUBLICA”(共和国)字样使用。我国辛亥革命后,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二日清朝皇帝被迫退位,于是将清代蟠龙图邮票加印“中华民国”字样使用。我国解放战争时,已经解放的地区,邮票都加印“人民邮政”或“人民币”等字样使用。如一九四九年,华东解放区将解放前邮票加印“华东邮政”和人民币面值使用。又如一九五O年,中国人民邮政将解放前邮票加印“中国人民邮政”和人民币面值使用。
二、因改变用途而加盖:如一九四五年四月,我国苏中区抗日根据地实行邮件收费制度后,将邮票加印“改作四角”字样,专供寄递机要文件使用。又如捷克斯洛伐克将邮票加印“O·T·”字样,作为商业印刷品邮票使用(0.T.是Obchodni Tiskovina的缩写,意即“商业印刷品”)。
三、因币制改变而加盖:如解放前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中华邮政将法币面值邮票加印“金圆”字样,并改为金圆面值使用。
四、因限制使用地区而加盖:如一九一一年清代将邮票加印汉、英、藏三种文字的藏币面值,专供在西藏使用。又如解放前中华邮政将邮票加印“限滇省贴用”(“滇”即云南)、“限新省贴用”(“新”即新疆)、“限吉黑贴用”(“吉黑”即吉林、黑龙江)等。
五、因改变邮票面值而加盖:邮政部门由于一时缺少某种面值的邮票,或因某种面值的邮票不再适用,往往将邮票加印新的面值发行。这种情况,在加盖邮票中最常见。
六、因使用于国外设立的邮局而加盖:指一个国家利用特权在另一个国家领土上设立邮局,将其本国或属地发行的邮票加印文字后使用。如外国在我国的所谓“客邮”邮票等。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