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爱藏网首页 > 收藏轶事 >

六旬老人痴迷钱币收藏

2013-05-29来源:常州日报 作者:责编小卢阅读:

摘要: 在天宁区金百花园社区,住着一位60岁的钱币“收藏控”丁金林。

刘少奇签名纸币

    在天宁区金百花园社区,住着一位60岁的钱币“收藏控”丁金林。

    走进他的家,你仿佛走进一个微型钱币博物馆,从早期的红色货币到第一、第二、第三套人民币,甚至各种硬币、民国报纸。丁金林从事钱币收藏23年,投入资金累计3万余元,如今所有藏品的市价已近100万元。

    5月23日中午,丁金林给记者翻出了他的最爱——罕见的刘少奇英文签名纸币。这是一张江淮银行壹圆面值纸币,正面是青色、反面为红色,反面上方是英文的“中国江淮银行”,中间是英文的“壹圆”,下方则是刘少奇的化名“胡服”的英文签名。

    丁金林说,2008年刘少奇诞辰110年时,他就想知道历史上是否有刘少奇签名发行的纸币。查阅资料,才得知江淮银行发行的壹圆纸币是刘少奇唯一签名发行的纸币。于是他走遍沪宁线的钱币市场,又请全国各地钱币爱好者帮忙打听,但因为发行量稀少都是有价无市,直到去年才在一家拍卖网站高价购得。

    丁金林的另一个宝贝是一张桑树皮制成的“抗币”。他介绍说,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抗日民主根据地为发展根据地经济,曾发行过在根据地内流通的货币,被称为“抗币”。这是一张面值“贰角”的“抗币”,颜色呈棕色,长98毫米,宽52毫米,票面正中的图案是一艘帆船,在帆船图案的正上方写有“盐阜银行”四个字。丁金林说,之所以用桑树皮制作货币,是因为1942年新四军成立了盐阜银行,但盐阜地区各种原材料的采购非常困难,特别是印钞的纸张需求量大,时常出现纸张短缺现象。银行职工只能就地取材,用当地盛产的桑树皮作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纸币。

    丁金林告诉记者,他从1990年开始收藏钱币,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丁金林也不止一次告诉别人,他搞收藏不是为了牟利,而纯粹是兴趣使然,更希望借钱币收藏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 2008-2013 Powered By airmb.com 人民币收藏-爱藏网 联系本站 官方微博:(新浪)@收藏人民币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20589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