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 “永通泉货” 贴金钱

2013-05-20来源:中国集币在线 作者:Airmb_cang阅读:

摘要: 多年以前,笔者在淘宝中,觅得一枚罕见的永通泉货贴金钱(见图),当时一见,眼睛一亮,此币不俗,非同一般,就认为是贴了金箔的。南京自古至今是金箔的重要产地,曾有见闻,就是不知此币为何贴金箔,不知其难易。

永通泉货贴金钱

    多年以前,笔者在淘宝中,觅得一枚罕见的永通泉货贴金钱(见图),当时一见,眼睛一亮,此币不俗,非同一般,就认为是贴了金箔的。南京自古至今是金箔的重要产地,曾有见闻,就是不知此币为何贴金箔,不知其难易。

    我国古钱币,自古以来,其材质就多种多样,有贝币、骨币、陶币、玉币、铁币、金币、银币。自秦以后以铜币为主体,就铜币而言,有包金的、鎏金的、鎏银的。现在就实物看,也有贴金的,只是其存世极少,长期以来,鲜为人知,诸谱似未载录。在我国两千多年的铸币史中,鎏金的钱币,历朝历代都比较珍罕,而贴金钱则少之又少。为什么?

    因为贴金要用金箔,金箔制造的难度很大,笔者在南京曾见过捶制金箔的过程。金箔是用黄金捶成的薄片,一两(31.25克)纯金可锤成万分之一毫米厚、面积为16.2平方米的金箔,黄金性质稳定,永久不变色、抗氧化、防潮湿、耐腐蚀、防变霉、防虫咬、防辐射,用黄金制成的金箔具有广泛的用途。古法制金箔是先将金提纯,再经千锤百炼的敲打,成为面积2.5平方厘米的金叶,然后夹在用煤油熏炼成的乌金纸里,再经6-8小时的手工锤打,使金叶成箔,面积相当于金叶的四十倍左右,再裁成方形即成。五、六十年代,笔者曾亲见南京城南的古旧名巷——马巷(现已拓宽为中山南路大道)制作金箔的作坊里,工人在夏天捶打金箔,汗流浃背、挥汗如雨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金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工艺品,源于东晋,成熟于南朝,流行于宋、齐、梁、陈,今南京龙潭地区(江宁)是金箔的发源地,相传至今已有近1700年历史。北京东陵慈禧陵墓铭文,就是典型的金箔制品。传统工艺制作金箔,是以含金量为99.99%的金条为主要原料,经化涤、锤打、切箔等十多道工序的特殊加工,使其呈现色泽金黄,光亮柔软,轻如鸿毛,薄如蝉翼。即一克黄金可以打制成约0.5平方米的金箔,厚度为0.12微米。贴金钱,显然是钱币铸制后,再在钱体上刷上粘性物(类似胶水),将金箔贴在钱体上,而成为贴金钱,比鎏金的难,也比铸造金银铜钱难。

    我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的“永通泉货”,为南唐元宗李璟于交泰二年(959年)所铸,与开元钱并行于市,钱文“永通泉货”系永远流通行用之意,有篆书、隶书两种书体,文字壮美。时值南唐,一度经济比较发达,出产的金箔,除用于佛事,也有条件用于制钱贴金,当在情理之中,此币就是实证。

    笔者所藏此枚永通泉货贴金钱,从其形制、重量、品相来看,似为样币,也可能用于赏赐功臣、皇亲国戚,还可能为镇库之用,不是在市面上流通的。其直径31.1毫米,面穿径10毫米、穿线宽0.8毫米,背穿径9毫米、穿线宽2毫米,现重10.8克,面部有廓,宽缘面缘宽2毫米,背缘宽3毫米,字廓深峻,此品钱文为篆书,贴金,因年久出现残金皱纹和真金箔对光照呈现绿色特征,系出谱品,十分珍罕。

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搜索

 硬币  价格  旧版人民币  人民币  荧光  冠号  硬币价格  长城币  9910  补号  纪念钞  纪念币  错币  纸币  902  第四套  龙钞  第五套  分币  鉴别  一角  802  品相  暗记  第三套  水印  1953  腰带  8002  揭秘  硬分币  评级  绿幽灵  第三  一分  1980  801  8050  991  901


© 2008-2013 Powered By airmb.com 人民币收藏-爱藏网 联系本站 官方微博:(新浪)@收藏人民币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20589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