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鉴定必须完成的三大要素

2013-04-27来源:人民币收藏网 作者:责编林冬阅读:

摘要:钱币的鉴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真伪的鉴定,一般收藏者、爱好者来了以后,最关心的,首先这个钱是真的还是假的。第二个就是价值的鉴定,就是它的文物价值,确定它是真的了,还要确定它究竟有多少文物价值,所谓文物价值,包括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也就是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实际上归根到底就是经济价值。

咸丰元宝

    钱币的鉴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真伪的鉴定,一般收藏者、爱好者来了以后,最关心的,首先这个钱是真的还是假的。第二个就是价值的鉴定,就是它的文物价值,确定它是真的了,还要确定它究竟有多少文物价值,所谓文物价值,包括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也就是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实际上归根到底就是经济价值。

    要鉴定钱币,第一要了解真钱的情况。了解真钱的情况,主要的要掌握以下三条。

    一、要知道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

    因为不同时期的钱币,它的铸造工艺技术不一样,留在钱币上有很深的时代烙印、有很深的时代特征。所以你首先要知道这个时代特征是共同的,比如大时代,先秦的货币一般讲比较原始的,比较粗糙的,铸造以后是不修边幅的,包括钱文都是大篆书体等等,像这些共同的时代特征,收藏者、爱好者一定要了解。为什么我们说一眼看定这个是真的,假的,这个钱跟时代特征不吻合,当然是假的。这是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二、了解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地区特征。

    中原地区和边疆地区,和新疆地区和西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它的铸钱特征不一样,原材料不一样,铸造工艺技术不一样,所以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征。而且中国的钱币还有它自己的特征,因为中国的钱币是东方钱币的代表,不光在中国流通,还在东亚、东南亚和中国的周边地区铸造和流通,像日本铸造,越南铸造的等等,它的铸造特点也是不一样的。

    三、每个时期、每个地区所铸造每一个钱币有个性。

    作为钱币鉴定,这几方面的情况都必须了解。比如说布币,小方铢币和半两,这都是战国时期的和先秦时期的货币,尽管器型不一样,但是有些共同的特征,第一它的文字都是大篆书体,因为秦始皇统一货币以后,统一文字,才有小篆,如果出现小篆或者隶书,肯定不可能是先秦。因为战国的铸造工艺比较原始,比较落后,多数的钱币特别是早期的钱币是一钱一范,在春秋战国时期几乎找不到两个完全一样的钱币,如果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钱币,恐怕要打问号。再一个先秦时期的货币铸造出来以后是不修边幅的,这里的布币,边上带毛刺,如果修得光光滑滑很有问题,这个圜钱又有铸口,这个是五铢钱是西汉的,汉五铢有外郭线,五铢两个字已经到了小篆书体了。开元钱是唐朝的,唐开元以后出现了隶书,重量也更统一,更规矩,后面这两个是机制币到清晚期了,光绪清末,已经不是浇铸货币,方孔圆钱也有机制币。这是不同时期,不同时代有它的时代特征。不同地区的特征也举两个例子,明朝洪武通宝这个字就是洪武年间在浙江地区浙江局正式铸造发行的,这是中国的钱币。这个“洪武通宝”字在日本铸造的,在日本大量使用中国的古钱,同时仿造中国钱来铸造日本的钱,特别在宋前,中国北宋前,所以在不同地区铸造有不同的铸造特征。天福元宝是中国铸的。这个是我想说明它的个性特征,这个是阜昌铸宝,是仿北宋前铸的,非常漂亮,但是有一个个性特征,一定要记住,凡是阜昌小平钱都是元宝,凡是阜昌的大钱都是重宝。所以现在市场上如果看到了阜昌元宝是折二钱,肯定是假的。这就是阜昌钱的个性特征。你要要掌握它的时代特征,区域特征,又要掌握它的个性特征。

    钱币的价值鉴定

    除了刚才讲的真假的鉴定之外,钱币的鉴定最后应该还要有一个价值的区别,价值的区别,我想钱币的鉴定跟其他的文物鉴定有很明显的区别,就是细微之处的鉴定,久而久之就是版别的区分。在钱币当中有很多同类型的钱币,都是开元钱,都是普通的宋钱,有的钱恐怕几块钱可以买来,同样一个开元钱,有的恐怕要上万了,所以它的价值之间区别是很大的。

    钱币的鉴别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完全掌握的,只有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在不断的摸索中总结规律。才能真正做到一眼识真假。

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搜索

 硬币  价格  旧版人民币  人民币  荧光  冠号  硬币价格  长城币  9910  补号  纪念钞  纪念币  错币  纸币  902  第四套  龙钞  第五套  分币  鉴别  一角  802  品相  暗记  第三套  水印  1953  腰带  8002  揭秘  硬分币  评级  绿幽灵  第三  一分  1980  801  8050  991  901


© 2008-2013 Powered By airmb.com 人民币收藏-爱藏网 联系本站 官方微博:(新浪)@收藏人民币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20589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