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爱藏网首页 > 钱币收藏_纸币收藏 >

最大与最小面额票券

2012-10-22来源:人民币收藏网 作者:责编:李雷阅读:

摘要:一、人民币发行史上的最大面额票券 50000元新华门和收割机票券是第一套人民币中最大面额的两张票券,也是人民币发行史上最大面额的票券。 这两张票券均由菱形水印纸印制,从票面和有关资料显示,这两枚票券同第一套人民币其他票券比较,具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发行时间最晚,流通时间最短。从票面上看,两枚票券年份为1950年,早于带蒙文和维文的六种票券(1951年)和5000元的渭河桥票券(1953年),但其实际发行时间是1953年12月,却晚于前述票券;停用时间为1955年4月1日,流通时间仅为一年零三个月

    一、人民币发行史上的最大面额票券

    50000元新华门和收割机票券是第一套人民币中最大面额的两张票券,也是人民币发行史上最大面额的票券。

    这两张票券均由菱形水印纸印制,从票面和有关资料显示,这两枚票券同第一套人民币其他票券比较,具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发行时间最晚,流通时间最短。从票面上看,两枚票券年份为1950年,早于带蒙文和维文的六种票券(1951年)和5000元的“渭河桥”票券(1953年),但其实际发行时间是1953年12月,却晚于前述票券;停用时间为1955年4月1日,流通时间仅为一年零三个月,是流通时间最短的票券。二是面额最大。我们知道,在各革命根据地人民政权发行的人民货币中,曾出现过5万元和10万元大面额票券,如东北银行1948年发行过5万元券,1949年和1950年曾先后发行过两种10万元券;内蒙古人民银行在1 949年发行过5万元票券;西北农民银行也曾于1948年发行过5万元券。人民币由于诞生于战争年代,生产尚待恢复,资金匾乏,战争军费不得不靠发行货币解决,正如陈云同志在1949年8月指出的:“解放战争还在广大地区进行,作战费和六百万脱产人员的费用,很大部分是依靠发行钞票来解决的。”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人民币时面额为1元、5元、10元、50元,平津解放时,100元券是大票,后不到一年时间就出现5000元券。可见,在国民经济全面恢复之前出现5万元面额人民币也是自然的,不过,如果折算成现在的人民币,也仅值5元而已。

    由于上述两个特点,决定这两个票券存世量极少,因此,自然就成了珍稀品。

    二、冠号独特的最小面额票券

    在五套人民币纸币的100多个票券中,有3种最不起眼的辅币,这就是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中的1、2、5分三枚分币,因其面额总计为8分,故藏界称其为“八分券”。这组纸分币是人民币中流通时间最长、面额最小的票券,也是人民币发行史上唯一未盖图章的一组票券,而且还是印制发行批号独特、冠号种类最多的人民币票券。这组票券带有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烙印,其小巧的票幅、简洁明快的色彩线条和票面主图解放汽车、飞机、轮船等,可以满足许多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怀旧情结,也可以带给人们审美的偷悦,具有较高的收藏研究价值。

    这组纸分币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最初发行流通的纸分币与第二套人民币其他票券一样,均印有三个罗马冠字、七位阿拉伯数字号码,收藏界一般称其为“长号纸分币”。后随第二套人民币其他票券一起陆续退出流通,只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仍在流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生产实行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城镇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商业服务网点增多,农贸市场扩大,这一切都促使分币的需要量大大增加。当时,市面上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流通长号纸分币外,绝大多数省、市以硬分币为主,而我国的硬分币生产能力有限,投放量不能满足市场流通的需要。以前硬分币城市投放、农村回笼的特点变成了城市投放、农村沉淀。城市硬分币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分币紧缺现象相当严重,有些商业部门被迫用糖果、纽扣、信封、邮票、火柴等小商品代替分币找零,有的单位甚至自制“代用券”流通。这种现象严重地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正常进行。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还乘机兴风作浪,散布谣言说:“五分硬币含有白金、白银”,“硬分币要升值,纸币要贬值”。小小八分币的紧缺,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金融和社会秩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恢复纸分币的生产,并从1981年7月巧日开始发行。这一举措迅速缓解了硬分币紧缺的矛盾,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但由于纸分币需要量大,此次发行的纸分币只保留了冠字,取消了号码,因此被称为“无号纸分币”。无号纸分币恢复生产与发行,虽然是补充硬分币紧缺的一项应急措施,但是它却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产物,不但为发展国民经济、维护金融秩序、稳定社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还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货币文化内容。

    无号纸分币经过20多年的发行流通,其冠字发展演变丰富多彩,有三位和两位之分,亦有大小字体之别,总结起来具有如下特点:

    1.冠字形式独特新颖

    冠字和号码有控制印数、防伪及标示发行情况等功能。当今世界各国钞票,除个别辅币无冠字、无号码(如香港政府壹分券)外,绝大多数都有冠字、有号码,也有只有号码无冠字的。冠字有一字冠、两字冠、三字冠、四字冠多种。我国的无号纸分币采用的是独特的有冠字无号码形式。其实冠字也是数字,不是常用的阿拉伯数字,而是罗马数字,借用10个古罗马记数符号,依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重新组合用作纸分币的冠字,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对应于阿拉伯数字1、2、3、4、5、6、7、8、9、O。必须说明的是,罗马数字X不代表10,而代表0,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冠字的排列顺序,它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实例。

    2.冠字排列形成规律

    世界各国钞票只要有冠字、号码,就是一票一号,同一冠字下不会有重复号码。无号纸分币因为只有冠字无号码,而冠字控制印数,编排很多种冠字,形成多票一种冠字,一批一个号,重号者甚多。人民币纸分币冠字有三位数(俗称三字冠)和两位数(俗称二字冠)两种。三字冠先发行。1分券既有三字冠又有两字冠,2分券和5分券只有三字冠。三字冠有三个基本规律:一是三个数里一定有两个数是相同的,如:ⅣⅣⅩ、ⅣⅩⅣ、ⅩⅣⅣ,都有两个相同的Ⅳ,一个不同的Ⅹ;二是没有三个数都相同的,例如:ⅡⅡⅡ;三是没有三个数都不同的,如ⅤⅥⅦ。两字冠是按数值从ⅩⅩ开始升幂排列。

    据有人统计,无号纸分币冠字应有524种,现发现518种,其中1分券328种(三字冠234种,两字冠94种),2分券129种,5分券61种。为丰富人民币收藏品种,近年又新发行一种ⅠⅡⅢ号1、2、5分券,有单张和连体两种,多为装帧发行,其冠字排列完全不同干上述票券,而且冠字形体也较特别,有人称“电脑大号”。1、2、5分券之间的面值比1:2:5,它们的冠字数量比应倒过来5:2:1,即印发一张5分券,就要印发两张2分券和五张1分券;印发一种5分券的冠字,就要印发两种2分券的冠字和五种1分券的冠字。就是说,钞票张数和冠字种数比较,5分券比2分券少,2分券比1分券少,这与发现的券种实物和冠字种数是吻合的。

    2006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第10号公告,决定从2007年4月1日起停止第二套人民币纸分币在市场上流通。至此,这组流通时间最长、面额最小的票券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搜索

 硬币  价格  旧版人民币  人民币  荧光  冠号  硬币价格  长城币  9910  补号  纪念钞  纪念币  错币  纸币  902  第四套  龙钞  第五套  分币  鉴别  一角  802  品相  暗记  第三套  水印  1953  腰带  8002  揭秘  硬分币  评级  绿幽灵  第三  一分  1980  801  8050  991  901


© 2008-2013 Powered By airmb.com 人民币收藏-爱藏网 联系本站 官方微博:(新浪)@收藏人民币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20589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