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爱藏网首页 > 钱币收藏_纸币收藏 >

人民币图案鉴赏

2012-10-16来源:人民币收藏网 作者:责编:ary阅读:

摘要: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五套人民币的图案,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有些票券是借用一些革命根据地货币现成的图案。有几种票券同时采用一个图景,只是取景角度不同。还有不同的票券采用同一图案,只是颜色不同。 一、借用图版 第一套人民币由于诞生于战争年代,货币需求量大,印制分散,票种繁杂,因此,很多票券设计匆忙,不得不借用一些原来解放区货币现成的票版。据我们研究统计,第一套人民币共有5张票券分别借用了中州农民银行、东北银行、北海银行、华中银行和晋察冀边区银行等货币的票版,只是改变了行名、面值和取景角度。 1.5元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五套人民币的图案,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有些票券是借用一些革命根据地货币现成的图案。有几种票券同时采用一个图景,只是取景角度不同。还有不同的票券采用同一图案,只是颜色不同。

    一、借用图版

    第一套人民币由于诞生于战争年代,货币需求量大,印制分散,票种繁杂,因此,很多票券设计匆忙,不得不借用一些原来解放区货币现成的票版。据我们研究统计,第一套人民币共有5张票券分别借用了中州农民银行、东北银行、北海银行、华中银行和晋察冀边区银行等货币的票版,只是改变了行名、面值和取景角度。

    1.5元帆船票券5元帆船票券正面帆船图借用中州农民银行1948年版20元券正面图案。

    2.10元工农票券和50元工农票券这两张票券正面工农图借用东北银行和北海银行1948年版1000元券正面图,只是人像角度有些变化,背景有所取舍。工人和农民的原型分别为当时东北银行造币厂工人白景瑞和李宝林,二人的形象后来还出现在沈阳卷烟厂和营口卷烟厂生产的“大生产”牌香烟盒上。

    3.100元万寿山票券此券正面万寿山图借用华中银行1946年版200元券正面图。

    4.1000元马饮水票券此券正面牧马图借用晋察冀边区银行1946年版1000元券正面图,只是帐篷前的马车旁少画了一匹马。

    二、异版同图

    在已发行的五套人民币中,有些票券版别不同,甚至套别不同,但却采用同一内容的图案。

    1.同用六和塔图第一套人民币10元工农票券背面、20元六和塔(称万寿山错,后面将详说)票券正面、1000元钱江桥票券正面同用杭州六和塔图,只是取图角度和局部取舍不同。

    2.同用长城图第一套人民币200元长城票券正面和第四套人民币1元票券背面同用长城图,中国银行发行的1979年版和1988年版100元外汇券正面也用长城图,只是取图区段不同。

    3.同用天安门图天安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的象征。它原为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称“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改称天安门。在高大的红色城墙上开五个拱形门洞,城上有九开间重檐歇山城楼,雕梁画栋,红柱黄瓦,巍峨壮丽。前后各立华表一对,门前有金水河,跨河有汉白玉石桥五座。金水桥前为世界最大的广场之一——天安门广场,可容纳百万人集会。天安门城楼壮丽雄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庄严肃穆的图形是我国国徽的主要组成部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就是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因此,天安门一直是全国亿万人民向往的地方。

    也许正因为天安门如此神圣,所以,在新中国人民币上曾有三张票券印有天安门图案:一张是1953年版红色1元券,另一张是1956年版蓝黑色1元券,还有一张是1965年版10元券。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比较就会发现,这三张票券上的天安门图案每一张都有一些微妙变化。

    (1)1953年版红色1元券:挂宫灯的天安门。在第二套人民币1元券上设计天安口图景不是随意的,而是考虑把它作为与2元券“延安宝塔山”、3元券“井冈山龙源口”相配套的三个革命圣地的最后一个,用于反映中国革命的三个里程碑。最初设计1953年版红色1元券时,天安门图景是节日的景象,即城楼上镶嵌一个国徽,挂八个宫灯,插八面红旗,中间悬挂毛主席画像,画像两侧分别挂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两条标语(即如上图)。这一方案呈请周总理审核,周总理根据毛主席的建议批示:“将天安门图景中的毛主席像去掉。”然后送请李富春副总理审核。李富春副总理审核后复呈周总理:“送上1元新币草样一份,除制版时遵嘱去掉毛主席像外,请审核后退回,以便交银行制版。”周总理复审后批示:“望将天安门上红旗、墙上画像及标语去掉,其他同意。”这样红色1元券经过反复修改后,天安门图景上只保留了一个国徽、八个宫灯和左右各一个华表。

    (2)1956年版蓝黑1元券:挂标语的天安门。1955年7月,即红1元券刚刚发行四个月以后,就发现该券出现严重脱色变色现象,在经过技术鉴定确认脱色变色的原因为油墨的连接料性能差后,中国人民银行遵照周总理的指示,一方面要求所属印刷厂改进油墨的连接性能,另一方面抓紧重新设计印制新的仍以天安门为主景的1956年版蓝黑色1元券。在改版酝酿过程中,李先念根据银行的报告,写信给周总理,信中说:自从新币发行以来,群众对新币所提出的主要意见有二:一是为什么不用节日的天安门图景;二是为什么不用毛主席的像。但是,毛主席不赞成在钞票上印他的像;天安门的节日景象可变性又较大。因此,新版1元券还是用平日的天安门景象好,即把八个宫灯去掉,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两条标语。周总理认真研究后批示:“同意!”于是,1956年新版蓝黑色1元券保留了国徽,去掉了八个宫灯,增加了两条标语,即把原来红1元券天安门上的八个宫灯换成了两条标语。

    (3)1965年版10元券:节日景象的天安门。1966年1月10日,即第二套人民币红色1元券发行的第十个年头,发行了第三套人民币1965年版10元券,此券背面也印有天安门图案。美术专家们在设计这张票券时,打破了过去1元券上天安门图景过于呆板的基调,对天安门图景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的设计:一是将天安门图景设计在票券背面,与正面“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图景相呼应,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题;二是将天安门图景设计成侧视图,且门前除一个华表外,另增加三盏路灯,这是十年后天安门的新变化;三是重新将天安门设计成节日景象,即除保留国徽和两条标语外,又增加了八面红旗、八个宫灯和节日游览参观的人群。唯独没有增加毛主席画像,这是因为毛主席始终坚持不要在人民币上画他的像;四是在票券的纸张里同时增加了光芒四射的天安门固定水印图案,这是首次在人民币上采用国产固定水印纸,既可起到防伪作用,又与票面天安门明暗相衬,和谐统一。这样,10元券上的天安门图景更富有立体感、真实感和艺术感。

    上述三张票券上天安门图景的微妙变化,既反映了老一代国家领导人对人民币设计印制工作的关怀和重视,也体现了人民币设计工作者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4.同用“民族大团结”图

    第二套人民币中1953年版5元券和1956年版5元券正面同用“民族大团结”图。1953年版5元券在最初设计时,其图案是各民族人民代表高举毛主席画像在天安门前游行。呈请周总理审核时,周总理转达了毛主席不让放他的像的意见。遵照周总理的指示精神,设计人员将毛主席画像去掉,换上了两条横旗。而两面横旗上面的标语口号的内容又难以确定,于是,中国人民银行又向中央财委请示:“所设计民族大团结图景中,有旗两面:一面标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另一面标语有三种词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大团结万岁’、‘中国各民族大团结万岁’、‘中华各民族大团结万岁’,以上三种究竟哪种比较合适,或另有妥善词句,为慎重起见,特请核准。”中央财委转呈周总理,周总理指示:“可用‘中国各民族大团结万岁’。”这样,各民族人民代表就举起了带有这两条标语口号的横旗参加了游行。以后,这张5元券由于中苏关系恶化提前收回,重新设计并由我国自己印制了1956年新版5元券,仍沿用这一图案,只是两图有微小差别,1953年版5元券“民族大团结”图较小,最后一人为半身像,且人群背景衬以白云;而1956年版5元券“民族大团结”图较大,最后一人为全身像,且人群背景无白云衬托。

    5.同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图

    第三套人民币1960年版1角券和1962年版1角券正面同用反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内容的图案,即学生携带各种农用工具,在老师带领下走出校园,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场面。但两张票券的图案略有一些微小差别:前者人物比例小,是侧视像;后者人物比例大,是正视像。提起这两张票券,还真有一些值得人民币收藏爱好者和研究者了解的“秘密”。

    这两张票券设计方案于1959年1月上报国务院,2月原则批准。最初设计的图案是“干部参加劳动”,周总理看了设计方案后指示:毛主席讲过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应加一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票券,最好把1角券改为这样的内容,因为1角钱中小学生使用得多,对他们可起教育作用。于是,当时负责设计这两张票券人物图案的侯一民教授把周总理的意图画了出来,这就是后来出现在两张票券上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图案。

    1960年版枣红色1角券是1962年4月20日公布发行的首张第三套人民币票券,该券与第二套人民币中最后一个票券——1956版棕色5元券同时公布发行,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性票券。由于该券与后来陆续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其他票券票幅比例、颜色搭配、图案结构布局以及冠号位置等不够协调配套等原因,于1971年11月20日就开始提前只收不付,因此,这张票券现在已极难见到,成为第三套人民币中收藏价值最高的珍品之一。

    6.同用长江三峡图

    第四套人民币5元券背面、第五套人民币10元券背面和中国银行发行的10元外汇券正面分别采用长江三峡中的巫峡、瞿塘峡和西陵峡图,三张票券构成完整的三峡景观。三峡工程蓄水发电后,这三张票券将成为三峡原貌最珍贵的图片资料。

    三、同版异色

    在已发行的五套人民币中,共有四块原版各自印出两种不同颜色的票券。其中第一套人民币有三块原版各自印制两种不同颜色的票券,即1949年版20元六和塔票券(甲、乙)、50元火车大桥票券(甲、乙)和100元北海桥票券(甲、乙)。

    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版1角“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一版印出背绿和背棕两种颜色票券。

    1.20元六和塔票券(甲、乙)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已经出版的人民币图鉴书籍,如新华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中国历史货币》、中国金融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人民币图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图录》、台湾正理钞币社编印的《彩色中

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搜索

 硬币  价格  旧版人民币  人民币  荧光  冠号  硬币价格  长城币  9910  补号  纪念钞  纪念币  错币  纸币  902  第四套  龙钞  第五套  分币  鉴别  一角  802  品相  暗记  第三套  水印  1953  腰带  8002  揭秘  硬分币  评级  绿幽灵  第三  一分  1980  801  8050  991  901


© 2008-2013 Powered By airmb.com 人民币收藏-爱藏网 联系本站 官方微博:(新浪)@收藏人民币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20589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