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爱藏
上传鉴定

您的当前位置:爱藏网首页 > 收藏专家访谈 >

董大勇:搞收藏要有良心

2012-10-19 来源:收藏界 作者:责编:林冬 阅读:
摘要:仰慕董大勇先生很久了,藏界名家,泉界翘楚,艺坛老兵(原音乐天地主编)。未见其人,常见其文,洋洋洒洒,博大精深。见其人如见其文,器宇轩昂,潇洒倜傥。我给《收藏界》打工近10载,写过不少国宝精英,怎的就忽略了身边的这位老人?万万没有想到,轮到我写他的时候,董先生竟是坐在轮椅上接见我了,眼泪偷偷的滴进腹中。

董大勇

    仰慕董大勇先生很久了,藏界名家,泉界翘楚,艺坛老兵(原音乐天地主编)。未见其人,常见其文,洋洋洒洒,博大精深。见其人如见其文,器宇轩昂,潇洒倜傥。

    我给《收藏界》打工近10载,写过不少国宝精英,怎的就忽略了身边的这位老人?万万没有想到,轮到我写他的时候,董先生竟是坐在轮椅上接见我了,眼泪偷偷的滴进腹中。

    与其说是专访,不如说是闲聊,见到他,就知道这不是在完成一次采访任务,而是一次拜见,一次探索,一次朝圣。

    收藏界的人都熟知董老师,《收藏界》名誉主编,开有《老董观泉》专栏,其他报刊也经常有他的精妙文章。近几年收藏大热,大小媒体纷纷开辟收藏鉴宝栏目,董老师也就入乡随俗地常常在电视上做客,由于他知识渊博诚实客观,深受观众追捧,成为中央台艺术品鉴定的固定专家。

    聊了一个早上,最打动我的并不是他的文物和历史知识(我一外行,对文物一知半解,听不大懂),而是他的人格人品。

    如何评价当前中国的收藏状况?复兴?昌盛?热闹?沸腾?悲喜剧?疯狂?董老师给我两个字——劫难。

    文物收藏已经成为中国又一个迅速造富的平台,一夜之间造就了多少个亿万富翁不得而知,但是显然,他的时速和时效已经超过房地产、股市、期货。目前中国的收藏界,让我想起当年股市6000点的时候,全国山河一片红,天空漂浮着五彩缤纷的泡沫,狂热的背后,酝酿着无数的悲剧。

    董老师皱着眉头痛苦地说:有些人,真的胆子太大了,明目张胆、指鹿为马地胡说八道啊。什么专家,根本就是人渣。

    不知有多少悲惨事件发生在他的面前。有一个退休老人花几十万买了一袋子古钱,这几乎是他的全部积蓄,董老师一看就知道全是假的,没留神说了出来,老人当时就背过气去了,脑溢血。从此,即便是假的,董老师也不敢轻率表态,而是让他再去别处看看。

    收藏,原本是文化人的爱好,因为你必须懂历史,懂文物,玩的是学问。这几年变了,大量的商界、政界、文艺界的腕儿们蜂拥而入,收藏,很快就从文化领域转到了经济领域。而在此时,最能够迅速致富的就是这些“专家”们,没有专家说话,谁敢信谁?文物鉴定专家们在中国收藏潮的漩涡中脱颖而出。

    董老师正是这些专家中的翘首,古钱币方面,全国有影响的权威不过五六人,他是其中之一。这么多年折腾下来,身家该过亿了吧?

    不是没有机会,不是没有条件。然而我眼前的董老师,显然没有“先富起来”,甚至没有“后富起来”。租住在极普通的单元房里,家中摆设只能说是“维持基本生活”,见不到什么值钱的东西,连最简陋的文物柜都没有一个。

    并不是有知识就一定能挣钱的,要想挣的更快更多,需要具备一个本领——说假话。就是要把假的说成真的,还要振振有词,必要的时候还要能把真的说成假的,全要看你想让哪一方得利了,当然主要是自己得利。这是目前活跃在主流媒体的一些“专家”们的基本生存状态。你不这样就不能适应潮流,就不能发大财,就不能出大名。有了钱就会更加有名,有了名又会更加有钱。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在这个真假游戏中,一批人迅速暴富,一批人倾家荡产。

    曾经有一个商家拿来一批文物要董老师和他一起“做”,轻松得利几千万,而且有说出来吓人的背景。可董老师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有问题,谢绝了。其实不需要他做什么,他可能只需要说一句话。然而这话说不得啊!董老师说:“三尺之上有神灵!”

    董老师什么没有见过?出生收藏世家,父亲董策三先生是民国时期陕西地区有名的收藏文物、古董大家。

    董策三在西安读到西北大学中文系预科,后投笔从戎考取冯玉祥西北第二军官学校,在冯玉祥的西北军、杨虎城的十七路军担任过军需主任、军警督察处科长、少将、政治处长,见过大世面。西安事变前后,任陕西省禁烟局禁烟专员。当时西安城内经济萧条,繁华区只有南院门等一两条街道,有眼光的他动用全部积蓄,用很便宜的价格在这里买了一片地皮,盖了大约百十间平房,其后不久,陇海铁路正式通车,此地正在主干道街面上,房地价值大增。从此便有了自己固定的产业。为文物收藏打下了基础。

    董策三的收藏大概始于上世纪30年代。在建国前那段日子里,家庭中除基本生活开支外,大部分收入都用在收藏古董上了。

    当时还在少年的董大勇,现在讲起来父亲的收藏依然神采奕奕。太多的宝贝了,放在现在,说价值连城一点不过分。

    董老师介绍:

    一件青铜尊约有七八十厘米高,通体青褐色包浆,胎体极为轻薄,通身素器仅两肩部有两个龙形铺首,龙的面目极为生动,造型简洁古朴,父亲说是“三代”器物,故宫(微博)藏品未见过同类器物。

    一尊六朝仕女雕像石质青黑而有润泽感,高约80厘米,造型优美,身材袅娜,身体线条流畅,五官秀丽凝重,佩饰考究,衣纹飘飘,真有“吴带当风”之感。

    各种不同规格与纽饰的汉印,大部分为青铜,也有玉印、镏金印大约数百枚,曾经看见一满盒鸡血石章料,红黑相间油亮温润。

    不少周代的古玉璧,在瓷器中,有五代瓷和宋瓷。青花当时并不受重视,一件明青花将军罐高1米多,送到家中时盖子损伤,、胎薄釉亮,其余整个器形完好,立在屋子中间,白蓝相间,光彩四射。

    一只宋钧瓷碗,是他珍爱之物,后送我,被妻子放在面缸中打破,也是命不该有。乾隆官窑大青花磁盘,当时都被摞在杂物堆……

    元明清各代书画,记得有一幅元代梅花道人吴镇的大山水中堂。

    手札,从明代董其昌到清代曾国荃、洪亮吉、王懿荣、彭玉麟等人的书信集了厚厚的两大本,每通手札后都附有简短的文字介绍。

    收藏最多的还是钱币。一方王莽‘一刀平五千’铜母范,品相极佳。清末至今,“一刀平五千”铜母范未曾见到第二枚的报道资料。齐刀、先秦环钱、春秋战国各种布币都较齐全,从先秦半两到清末以至民国通宝,数量很大,都按照朝代版别,一板一板用针线缝在硬纸板上,摞得很高,其中单金错刀一种,就有七八个不同版别……

    当时西安有个着名的“轮子会”,每周固定一天,准时见面。有藏家、古玩商,各行各业的人士,大家在一起评物谈价,互通有无,也对一些商业纠纷作仲裁评判。

    南京档案馆存有国民党元老、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继先生的日记,其中写到:“四十年代某日某日曾到西安东关董策三家中参观文物。”可见当时董先生的收藏地位。

    世家,和半路出家,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董大勇就是在这些珍稀藏品中泡大的。再加上陕师大历史系毕业,文物科班,以及对文物鉴赏的聪慧直觉,造就了收藏界这位优秀人物。

    文革浩劫,如同一把大火,掠尽了董家文物,严格说应该是国家文物。董大勇清晰地记得,大卡车空空的来,满满的走,从早到晚拉了好几天,父母均在劫难中去世。文革之后说是要归还,但是由于没有登记,根本无法说清,国家文物部门至今还藏有董家的不少文物,而董老师也只能隔着玻璃久久地观看。更多的文物,应该是落入有权有势的人手中了。董老师只盼着能和它们在拍卖会上相见,当然也只是相见而已。

    董策三除了给董大勇留下这些辉煌的记忆外,还给他留下了淡泊钱财的心态。

    上世纪50年代,董策三把自己心爱的文物重器无偿捐献给省博物馆,得到省文化局的一张奖状,还把一些名拓碑帖大方地送给喜爱的朋友们。每个月的工资他都放在办公室的柜子顶上,单位谁家有困难,他就白天,让他们自己随便取。看到在旧社会军政界共事的朋友,流落街头,就请他们搬到家中来住,还经常周济落难的朋友。

    “不要太看重身外之物”,这是他一生的做人原则。

    董老师很喜欢一副对子:

    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基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正是目前很多“专家”的生动写照。看过几样东西,就敢给人“鉴定”,越是肚里没有东西,越敢胡说八道。在收藏界里靠欺诈发财比房地产股票还来的容易,因为很多文物是很难定论的,靠现代技术也无法准确鉴定,很多高仿真文物完全可以达到乱真,比如文物的成分,造假者可以用古文物的碎片合成,化验结果就是古代的。文物上的锈也是老锈,几乎无法辨认。再加上中国还没有完善的文物鉴定指标和法律文件,这样一种状态,为“专家”们信口开河创造了绝佳的条件。

    何谓真?何谓假?已经没有了标准,当今,最权威的拍卖机构也可以大张旗鼓地拍出假货。没有了游戏规则,或者说,有的只是潜规则。你想进入收藏界吗?那你不仅要学习文物知识,还要学习游戏潜规则。文化、历史、审美、愉悦这些最早先的收藏意义已经退居二线,取而代之的是——金钱。政客在这里发现寻租的巨大空间,商人在这里发现暴富的机遇。这就是市场经济,有需求者,就有制造者。

    那么真正的专家说话凭什么呢?凭眼力,凭知识,凭良心。

    董老师恰恰具备了这三样。

    眼力:从小看到大,很少看走眼,看的越多,眼力越好。假的东西第一眼就看着不舒服,靠直觉他就知道不对。现代造假水平已经很高,可以用高科技制作出非常精密的假文物,仪器无法辨认。这时就要靠“感觉”了,感觉其实也是一种综合判断能力。董老师说他可以“闻”出钱币的味道,真的和假的味道是不一样的。绝。

    知识:书本和实践就不说了,董老师告诉我,他的很多知识来自文物稽查、铸造工、造假者、小摊贩、文物贩子……也就是说来自于旁门左道。可不要小看了这些人,本事之大可能超过很多专家。而董老师常常和这些人在一起闲聊,学到不少辨别真假的知识。然后再通过媒体介绍给痴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打假的永远跟在造假的屁股后面转。

    董老师的书画知识也成为他鉴别判断的资本,董老师的画画的好,书法更妙,钱币上少不了书画,欧阳询、司马光、苏东坡、黄庭坚、戴逸等书法大师的字体非常熟悉,如果钱币上的字不对,董老师一眼就可以看出,骗不过他的

  • 许晔洁:常州临时流通币的鉴赏与

    货币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一段段经济活动的缩影。经过千百年来的演化,成就了许多中国钱币收藏大家。...

  • 牢记“三”字决窍——谈钱币收藏

    牢记三字决窍谈钱币收藏 收藏是一种爱好,一种追求。它是有益于身心的文化活动,也是高尚的文化享受。收藏者一定要明白,世界上的钱币总比你口袋的钱多得多。因此要有一个良好的意境和心态,掌握住度、学、恒三个字,才能在收藏钱币中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 集邮专家:精美、量小、生肖票前

    现今80岁的李鸿远是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国家级邮展评审员、四川省集邮协会副会长兼邮展委员会主任、省体育集邮协会副主席等。 ...

  • 他流连在外币的精彩世界里

    其实,钱币的作用不仅仅限于交易流通,它还能将您带到另一个国度里,在那里您可以领略世界各地的风俗人情、历史变迁,感受时代的进步,获得知识,陶冶情操。...

  • 黄仲长:为珍罕古钱建档立传

    提起黄仲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誉满海内外的摄影家、实业家、慈善家,沪上三大报之一《时报》主办人,但不为大部分人所知的是,其还是赫赫有名的钱币收藏家,其斋名“开平泉馆”更是在业内大名鼎鼎。...

  • 周会来:古钱币收藏 物以稀为贵

    不惜今钱爱古币!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不少人参与到古钱币的收藏中来,他们为购买已退出历史舞台的古钱币,不惜花费大量现今流通的钱币。古钱币有什么样的魅力,引得众人竞折腰?收藏古钱币能收获些什么?本期记者采访了天津市收藏家协会理事、古钱币收藏家周...

  • 薛冰与他的收藏人生

    有人认为收藏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癖性,我不知道说得对不对。我小的时候,好像并没有收藏过什么,当然也可能是因为那时没什么可收藏的。收藏的必备条件,是有闲与有钱。归纳这两条的鲁迅先生,现在也成了个有争议的人物,但这话我仍然认定是真理。...

  • 许强:以开拓进取、严谨求实为己

    许强,卢工收藏网创办人,在上海卢工收藏品市场和长沙天心古玩城市场开设了许强邮币社,专营钱币收购业务。主要品种有旧版币、连体钞、纪念钞等等。许强邮币社的战略目标是:以开拓进取、严谨求实、不断创新的企业精神,建立一流的文化、收藏礼品的企业。...

  • 罗继仁:农民出身无碍其收藏热情

    义乌市稠城全宅村,有个63岁的农民叫罗继仁,是个远近闻名的钱迷。20多年来,他收藏了上千枚中外钱币,并就这些钱币的发行时间、制造方式、发行数量等有关资料一一作了注解。去年以来,他曾先后在义乌市博物馆、绣湖公园、尚经小学内举办过展览。 一个农民要收藏钱币...

特别推荐
爱藏指南
鉴定流程
购物流程
出售流程
联系客服
配送方式
上门自提
物流配送
特快专递
爱藏直达
支付方式
网上支付
银行转账
货到付款
交易条款
售后服务
产品包装
退换货流程
价格政策
发票索要
爱藏合作
回购代销
加盟代理
隐私声明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公司地址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2005-2020 Powered By airmb.com 爱藏网 联系本站|官方微博:(新浪)@爱藏网官方微博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6494号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3077976号广州爱藏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运营备案 工信部备案 支付宝合作伙伴 商务合作伙伴 保障交易 360安全大全 银联支付合作伙伴